第004章、形勢險峻
獨占東周群芳 by 土豆油
2018-12-2 19:51
“國君到!”
“臣等參見國君。”
奚齊走進議政堂,離得稍近的幾名卿大夫聞到了壹股淡淡的酒氣,頓時眉頭暗皺。
荀息則是面露不喜,只是他忠於獻公,又是托孤之臣,盡管認為公子重耳更適合執掌晉國,也仍然在壹片反對浪潮中全力扶持奚齊登上君位。
“國君傷勢初愈,正該好好休養,實在不宜操勞國事,臣懇請國君回宮,國事可暫托相國。”說話者三十余歲,相貌英偉,。
奚齊認出來這人叫做屠岸夷,武士出身,曾是獻公心腹大夫東關五的門客,如今則位居七輿大夫之壹的左輿長,掌管絳宮守衛。
因為奚齊之前被刺,宮中守衛以及七輿大夫都經歷過清洗,在這種情況下,屠岸夷的地位就愈發突出了。而且他乃東關五壹黨,因此深得驪姬寵信,委以左輿長之職。
屠岸夷壹番話不但表現得自己忠心耿耿,而且還不留痕跡地挑撥了奚齊和荀息的關系,如果奚齊不是有著二千多年後的記憶和見識,知道荀息忠貞不二,否則還真的會擔心荀息權重欺主。
深深地看了屠岸夷壹眼,奚齊心中冷笑,這段時間他壹直拼命回憶所有關於晉獻公、晉文公的歷史,這個屠岸夷,可壹點也不簡單啊。
先是靠著東關五登上了晉國朝堂,奚齊死後,荀息扶立卓子,屠岸夷卻又聯合裏克、邳鄭、共華、騅遄等人發動家兵攻入絳宮,迎立夷吾後壹轉身就把昔日盟友賣了,導致裏克壹黨被夷吾大肆誅戮,自己則搖身壹變,登上了中軍將之位,手握兵權。
這是個危險的兩面派。
聯想到上次被刺,多半也和屠岸夷脫不了關系。
恐怕獻公怎麽也想不到,自己明明已經為奚齊掃清障礙,文有荀息,武有東關五和梁五,不但逼死太子申生,幾個兒子也被迫逃亡異國,更是逼著大臣們立誓不得相助諸公子,奚齊卻仍然坐不穩君位。
裏克等人能夠成功,屠岸夷的功勞至少占了壹半,因為他是七輿大夫之壹的左輿長,掌管著絳宮七分之壹的守衛,關鍵時候,屠岸夷的倒戈絕對是致命壹擊。
奚齊心中已然生出殺心,但表面上卻還要裝作若無其事,因為現在的屠岸夷,明面上屬於東關五壹派,根本沒人知道他的野心。而右司馬東關五和左司馬梁五,則是獻公舊臣,執掌晉國兵權,乃是奚齊的支持者,但這兩人都是平庸之輩,能力不足。不過他們若是雄才大略,恐怕獻公也不會放心“屠岸大夫有心了,寡人身體已無大礙。”奚齊面上欣然,但心中的殺機卻是愈發強烈了,任誰知道這麽壹個心懷不軌之徒負責守衛自己的安全,恐怕也是寢食難安。
“對了,怎麽不見裏克、邳鄭幾位大夫?”奚齊掃視壹圈,問道。
壹名四五十歲的長須男子站出來回答:“稟國君,裏克大夫和邳鄭大夫有病在身,目前在家休養,還請國君見諒。”
這是大夫賈華,也是裏克壹黨。
病了?奚齊眼神壹冷,恐怕是在家裏商量著怎麽推翻自己吧。
“幾位大夫都是我大晉的國之棟梁,為國事累壞了身體,寡人特準其在家休養三月,賜百金。”奚齊沈聲道。
“不過國事為重,這幾位大夫的職事暫時就由相國壹並兼理吧,辛苦相國了。”奚齊向著荀息施了壹禮。
“國君言重了,臣受先君大恩,國君無需如此。”荀息連忙還禮。
在場的大臣們卻是心中壹凜,這是要收權的節奏?
不過這也是裏克幾人自己送上把柄,奚齊順水推舟,讓他們休養三月,合情合理,誰也挑不出錯來。即便是賈華等裏克黨羽也壹時間找不到理由阻止。
“國君仁厚,真乃大晉之幸。”東關五和梁五忙不叠地拍起了馬屁。
這壹次朝會,奚齊因為沒有處理政務的經驗,基本插不上嘴,不過奚齊也不指望可以壹下就執掌大權,那樣太不現實。
……
“國君,前面就是名花苑了。”壹名十七八歲的青衣小內侍恭敬地道。
“妳叫什麽名字?”奚齊看了他壹眼,問道。
“奴才名叫圖吉。”小內侍心中壹喜,以為得到了國君看重。
“好了,妳們退下吧,寡人想壹個人清靜壹下。”
奚齊也只是隨口壹問而已,然後就揮手讓他們退下。壹想到屠岸夷,他就心中煩躁,偏偏壹時間又沒有什麽好辦法,左輿長這個職位掌管絳宮北門,壹旦裏克等人率領家兵造反,可以從北門長驅直入。
有這樣巨大的威脅在,奚齊寢食難安。也幸好今天早上屠岸夷自己跳了出來,不然奚齊壹時間還真想不起他來,到時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屠岸夷這個人野心不小,能不能暫時拉過來,等大局已定後再壹腳踢開?
這樣的想法壹掠而過,奚齊搖搖頭,與虎謀皮,太容易玩火自焚了,自己這具身體才十五歲,和重耳夷吾比起來,自然不會讓人看好,否則屠岸夷也不會明明是東關五的親信心腹,卻和裏克壹黨暗通款曲了。偏偏他手上毫無證據,不能輕動。
說到底,掌握在奚齊手上的力量,還是太薄弱了。
通過壹上午的觀察,再加上後世的歷史和自己的分析,奚齊對目前的形勢總算有了個大致的判斷。
現在的晉國朝野,分為三大派系,壹是裏克派,壹是重耳派,壹是中立派。
裏克壹派乃是太子申生的殘余勢力,屢經獻公打壓後,已是風光不再。但在地方上,仍有不少黨羽,又有屠岸夷這個內奸配合,不容小覷。裏克也不簡單,在申生死後,身為太子少傅的他主動交出兵權,終於保住了性命,並且熬到了獻公歸天,成為奚齊迫在眉睫的最大威脅。
重耳派則比較隱蔽,或者確切地說,這只是壹個比較松散的同盟。這也是重耳的聰明之處,在獻公處心積慮清除太子申生和諸公子勢力的時候,重耳沒有主動發展和安插他自己的勢力,而是不動聲色地結交國內精英人物,用友誼的名義建立了壹個朋友圈子。只要看壹下追隨在重耳身邊的那些人,就可以發現重耳的潛勢力到底有多大了,狐偃、趙衰、顛頡、魏武子、司空季子、賈佗、介子推,還有狐毛、先軫等等,都是晉國各大世家中的出色子弟,現在卻無怨無悔地追隨重耳逃亡,不離不棄。
中立派則是獻公舊臣,也是晉國最強大的壹股勢力,因為對驪姬陷害太子申生的作為反感,壹直遊離在奚齊身邊,既不支持,也不反對。若是有中立派支持,奚齊的地位根本不會有絲毫動搖。
還好荀息雖然也很反感驪姬,但卻是獻公死忠,壹直盡力扶持奚齊,不過荀息耿直,不恥東關五和梁五的為人,以致於奚齊的支持者被分成兩大陣營,力量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