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當國公

千斤頂

歷史軍事

時間是天啟5年,如果用公元紀年的話,是1625年1月1日,這個昔日強盛的大明帝國已經逐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48章 反響

我在明朝當國公 by 千斤頂

2019-5-15 13:20

  “呵呵……老夫還以為這個楊峰有多大的能耐呢,感情也就是壹個靠寫話本來吸引關註的人啊。”
  在高攀龍府邸的大堂裏,都察院左都禦史高攀龍、右都禦史房壯麗、李啟元以及錢謙益等幾個人坐在壹張圓桌旁品著香茗,在他們的面前放著幾張剛出爐的真理報,為首的版面上凜然就是受到許多年輕的才子佳人熱捧的紅樓夢。
  身穿壹身青色長衫,神情冷峻的李啟元冷哼了壹聲:“楊峰小兒看來也是黔驢技窮了,竟然將壹個話本充當首頁,今日報紙發行後他楊峰就會成為京城的笑柄,老夫倒要看看這小子有什麽臉面對滿堂諸公的嘲笑?”
  看到李啟元毫不掩飾的嘲諷,高攀龍和房壯麗相視幾乎同時苦笑起來。李啟元自從被朱由校當朝大罵屁股坐歪後已經無顏繼續留在朝堂上,他很快就寫了辭呈遞交了上去,而朱由校的批復第二天就下來了,上面只有冰冷的兩個字“同意”。
  就是這兩個字讓李啟元心灰意冷,按照傳統。壹般官職到了六部尚書這個地位後如果官員打了辭呈報告上去,按照潛規則來說皇帝壹般都會將奏折留幾天後拒絕這份辭呈,然後官員再次打報告上去,皇帝再次拒絕,如此等到官員的第三封辭呈抵上去後皇帝才會批復同意。
  如果官員第壹封辭呈抵上去皇帝第二天立即批復的話,這就表明皇帝已經對這位官員厭惡到了壹定程度,已經不想再跟他玩虛情假意那套了。同時這個批復也意味著只要這位皇帝在位壹日,這名官員就只能老老實實在家裏呆著,永遠也別想著起復了。
  被朱由校這麽無情打臉後,李啟元心裏的怨氣自然可想而知。斷了仕途之路的他對於朱由校自然是不敢怨恨的,於是便將心中的這股怨恨轉移到了楊峰頭上。
  “嘲笑?”
  錢謙益在壹旁冷笑道:“李大人,您以為楊峰會在乎這些東西嗎,他壹介粗鄙的武夫,會在乎滿朝文武的嘲笑?對於他來說,只要取悅了陛下其他的東西都可以放在壹旁,所以您的擔心是不存在的。”
  看著這兩位先後被罷官,如今閑賦在家的閑人同時開啟嘲諷模式,高攀龍和房壯麗只覺得很是無奈,不過他們也能理解這兩人的心情。從壹名手握權柄的朝廷重臣到閑賦在家每天只能喝酒度日的閑人,這樣的落差壹般人都受不了,不過他們對此也是無能為力。
  朝廷的官職向來都是壹個蘿蔔壹個坑,他們壹走開立刻就會有人填上去,只是想讓人家上去容易,讓人家下來就難了。已經閑賦在家的人想要重新起復談何容易,就象錢謙益,他來京城已經有大半年了,即便有了高攀龍的幫助,可想要重新官復原職現在看來也是遙遙無期,現在他和李啟元二人可謂是同病相憐。
  不過他們畢竟也是從秀才、舉人、進士壹路殺過來的人才,牢騷過後理智也逐漸回到了他們的身上。壹盞清茶過後,錢謙益想了好壹會才拿起桌上那張報紙揮舞裏壹下問道:“幾位大人,在下雖然沒有跟楊峰打過交道,但從此人以往做事的風格來看此人做事向來都是謀定而後動,從來不會做無用之功。可從這份報紙的內容來看,除了這篇話名為紅樓夢的話本之外其他的東西都是壹些老生常談的東西,根本就沒有能讓人眼前壹亮的東西,咱們之前對他的提防是不是有些小題大做了。”
  高攀龍撚須不語,房壯麗則是借著品茶的機會沈思,李啟元也皺著眉頭想了好壹會,等過了幾分鐘後高攀龍才說道:“不急……此事咱們暫時還不能太早下結論,依老夫看,這個楊峰創辦這個報紙絕不會這麽簡單。”
  錢謙益、李啟元和房壯麗三人也只能點頭道:“景逸先生言之有理,咱們就靜觀其變吧。”
  皇宮的乾清宮中,朱由校手上拿著這份剛送來的真理報對身邊的張嫣笑道:“梓童,這個楊峰到底在搞什麽鬼,朕看到他大張旗鼓的辦了這份報紙,還以為他能有什麽驚人之言呢,沒曾想全都是壹些泛泛空洞之言,真是讓人看得昏昏欲睡,要不是前面那篇話本紅樓夢,朕以為這份報紙可以扔到廢紙簍裏去了。”
  皇後張嫣卻不同意朱由校的意見,她有些戀戀不舍的放下了手中的報紙,指著頭版道:“陛下,臣妾以為有了這篇紅樓夢,即便這份報紙便不算失敗。您看這裏面的這首詩:滿紙荒唐言,壹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寫得實在是太好了,若非是對人間悲歡離合早已看透之人,是寫不出這麽動人的詩句的。臣妾可以肯定,用不了多久這部紅樓夢壹定會名動京師。”
  看到皇後那沈迷的樣子,朱由校不禁有些無語。他作為壹個皇帝,首先看重的自然是這份報紙的格局、內容和它的辦報宗旨,而張嫣作為壹個女人,首先看重的卻是紅樓夢這樣能打動她們的故事,並且做出了這個故事壹定會大火的預言。
  不過令朱由校、高攀龍等壹眾君臣沒想到的是,這篇在他們看來只能算是消遣之物的紅樓夢卻悄悄的在京城火了起來。
  最先註意到這篇紅樓夢價值的人不是別人,正是那些在茶樓、酒館裏說書的說書人,這些靠講故事為聲的人對於壹部好的話本和故事有著極為敏銳的洞察力,當他們第壹眼看到紅樓夢的前兩回就立刻意識到這部話本的巨大價值,很快便有人開始嘗試著在茶樓和酒館裏為客人說起了這部紅樓夢,而且不出他們意料的是,這部話本也立即受到了客人們的歡迎。
  而那些客人們在聽完了紅樓夢的前兩回後,立刻嚷嚷著要聽下面的內容,可真理報只刊發了第壹期,這些說書人哪裏來的下面的內容,
  受到鼓勵的說書人和各個茶樓、酒鋪的老板們立刻意識到了這份話本的巨大價值,他們立即給店裏的夥計下達了指示,三天後真理報第二期發行時立即到真理報報社前等候,壹定要在第壹時間將它弄到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