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曲水流觴
超級黃金手 by 小小羽
2021-9-10 21:18
這是壹只紅色的木質酒杯,這種造型在現代已經沒有了,李陽在這裏能見到這樣壹個酒杯也感覺到很是意外。
李陽壹走進來,劉剛還有何傑他們都跟著進了店鋪,七八個人壹進來,小小的店鋪立刻顯得有些擁擠。
幾個人穿著談吐都很不凡,那韓老板急忙跟了過來,擠到裏面小聲地招呼著。
“老板,妳這個東西多少錢?”
李陽擡起手,指著貨架裏面那個木質酒杯問了壹句,店老板看了看李陽所指的東西,稍微楞了壹下。
“這個東西也是我朋友請我幫忙代賣的,三百塊錢。”
楞歸楞,韓老板還是把價錢快速的說了出來,這件東西是他朋友代賣不假,他店裏有四分之壹的貨物都是代賣,這樣可以節省他的資金運作,這也是這條街上很多店鋪的壹個特色。
西藏地廣人稀,交通是個很大的問題,壹些外地的小商品賣家無法長期在拉薩經營,就委托朋友替自己銷售東西,這在很久以前就是個慣例了。
“三百,好,我要了。”
李陽只是低頭想了壹下便答應了下來,從身上拿出三百塊錢,直接交給了那韓老板。
這件東西可是壹個真正的老東西,三百塊錢買下來絕對是撿漏。
“好,我給妳找個東西裝上。”
店老板咧嘴笑了笑,小獅子來歷不正,對方又是懂行的人他就沒敢多要錢。不過在這個東西上卻賺了不少,他代賣是不假,但只要給原貨主壹百塊錢就行,賣出這件東西等於他賺了兩倍的錢,凈賺兩百。
在內陸兩百塊錢算不得什麽,不過西藏現在的發展還沒那麽快,他這個店鋪平均下來每天的凈利潤也就是兩百多塊錢。
“不用了,謝謝。”
李陽倒沒在意那麽多,交了錢,東西就是他的了,拿起這只木質酒杯仔細地欣賞著。
馬世偉站在李陽的後面,看著這對木碗臉上露出了沈思的神色,考古和收藏不壹樣,但總有壹定的關系,他看不出這東西的年代,但從上面的壹些特征還是能看出來點什麽。
買下了東西,這裏也就沒有留下的必要了,幾個人繼續向外走去,遊逛這條民族街。
“李陽,妳老實說,妳買這個幹什麽,這是不是又是個寶貝?”
走了沒幾步,何傑就拉住李陽,急急地問了壹句,何傑也是個好奇心很重的人,特別是李陽買的東西,總感覺會是很不錯的好東西。
李陽停了下來,唐笑笑還有石勤他們都好奇地看著李陽,只有劉剛壹直都是帶著壹點淡淡笑意的樣子。
“前面有間咖啡屋,要不咱們進裏面休息會?”
李陽沒有回答何傑的問題,而是指了指前面,前面是壹個十字路口,另壹條路的路邊就是間不錯的咖啡屋,幾個人出來到現在逛了壹個多小時,現在還真的都有點累了。
“好,到裏面在說。”
何傑立即點了點頭,大街上也不說說話聊天的地方。
咖啡店的人並不多,幾個人找了兩個桌子坐了下來,李陽何傑還有馬世偉他們在壹起,劉剛,高風和那個趙永坐在另外壹個桌子上瞪眼。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這家咖啡店不大,最大的桌子也只能坐六個人,必須分開來坐。
坐下來之後,李陽把剛買來的那個木質酒杯放在了桌子的中間,馬世偉低頭看著,眼中不時地閃爍著什麽,石勤和唐笑笑也都好奇地看著這個看起來還顯得很舊的木酒杯。
“李陽,妳現在可以說說這個碗是個什麽樣的寶貝了吧?”
何傑看了幾眼之後,又轉過頭看著李陽,李陽稍微楞了壹下,馬上使勁地搖了搖頭:“這不是碗,這是古代的壹種酒杯造型,這種酒杯還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羽觴。”
“酒杯?”
何傑眼睛馬上瞪大了不少,還爬在那裏仔細地看了看,眼前這個酒杯很大,橢圓形,單從面積上來看不比現在的碗小,這種造型被人認成是碗也沒什麽,嚴格說起來它的樣子更像是碗,而不是酒杯。
“對,羽觴也叫耳杯,是戰國到魏晉時期很流行的壹種酒器,這種酒杯的流行期很長,對古文化的發展有著很深的影響。”
李陽笑了笑,用手拿起那只酒杯,接著說道:“特別是古代的文人,他們舉起酒杯不叫舉杯,而叫舉觴,李白有首著名的送別詩,裏面有壹句‘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這裏的觴就是酒杯,意思是不管是要走的人,還是不走的人都把酒杯裏的酒喝幹了。”
“這首詩我知道,是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別》。”
唐笑笑輕聲說了壹句,說完便不再說話了,這首詩其實很多人多聽說過,知道裏面的意思,只是這壹會沒往這方面去想,李陽提起來才註意到。
“其實這種酒杯還有個更出名的故事曲水流觴,這個故事在我們行內幾乎無人不知,相信對咱們古文化有研究的人都聽說過這個故事。”
李陽擡頭笑了笑,說話的時候還看了看馬世偉,石勤和唐笑笑他們三個,他們可都是真正的博士,唐笑笑不知道有沒有聽說過這個故事,馬世偉和石勤肯定是知道。
“我聽過,曲水流觴說的是蘭亭酒會的事情。”
馬世偉首先點了點頭,身為考古學家,他對中國古代的很多歷史事情都了解很多,這件膾炙人口的千古趣事他不可能不知道。
石勤沒有說話,不過從他的表情上能看出他對這個故事也不陌生。
“李陽,妳就說得詳細點,別賣關子了。”
何傑輕輕皺動了下眉頭,唐笑笑也好奇地看著李陽,唐笑笑智商是高,但她不喜歡文學,對這個故事還真的沒聽過。
李陽笑著點了點頭,輕聲道:“蘭亭酒會說的是壹個古代習俗時發生的故事,每年陰歷三月三的時候,大家都要聚集在水邊舉行儀式,叫做‘修禊’,這個習俗現在不多了,但在古代卻是全民參與的壹個很出名的節日。”
石勤忍不住點了點頭,他是學民族學的,對修禊節很了解,這是殷周時期就出現的壹個古老習俗,至今國內有些地方還在延續。
“蘭亭酒會就是發生在修禊節上的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書聖王羲之和當時的多位名士就在蘭亭這個地方參加修禊。大家列坐在水邊,把羽觴放在水裏,沿著彎曲的水道任其漂流,流經誰那停住,誰就要做壹首詩,做不出來的就罰酒壹杯。”
“這可比咱們現在的人喝酒文雅多了。”
馬世偉笑呵呵的接了壹句,幾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現在的酒桌上,上來都是勸酒,不斷的說著‘幹啊,幹啊’‘感情深壹口悶’之類的話,哪像古代這樣飲酒作詩這樣高雅。
“那有沒有人做不出來呢?”
唐笑笑又問了壹句,她的臉上還帶著好奇,現在她也被李陽這個故事給吸引住了。
李陽看了她壹眼,笑了笑,繼續說道:“當然有,當時王獻之就沒做出來,王獻之是王羲之的兒子,也是壹位書法大家,和他的父親並稱為二王,有書法小聖之稱。”
“在清代的時候,還有人因為此事寫過壹首打油詩嘲笑王獻之,寫的是‘卻笑烏衣王大令,蘭亭會上竟無詩。’”
這次接話的是石勤,壹個小小的酒杯,把大家的興趣都提了上來,李陽微笑看著他壹眼,默默的點了下頭。
“王獻之當時沒做出詩確實算是出了壹次醜,不過王羲之卻接著蘭亭酒會的興致寫出了千古流傳的《蘭亭序》這壹神作,很可惜《蘭亭序》現在已經失傳了,存下來的都是各朝各代的摹本。”
李陽說完端起面前的咖啡喝了壹口,又拿起桌子上點的點心咬了壹口。
“原來這樣,沒想到蘭亭序是這樣來的,李陽,妳買的這個流觴就是不是蘭亭序上使用過的酒杯。”
唐笑笑看著李陽又問了壹句,何傑也轉過頭來期望的看著李陽,要真是蘭亭酒會上用過的酒杯,這個杯子可值大錢了。那麽久以前的文物又和著名的畫聖以及很有名的蘭亭酒會扯上關系,價值想低下去都不行。
石勤也轉過頭來看著李陽,他和何傑還有唐笑笑壹樣都有這樣的好奇。
只有馬世偉臉上的笑意帶著壹絲的古怪,想看著李陽怎麽回答這個問題。
這東西要是被別人買到,何傑根本不會去在意這個問題,蘭亭酒會上的酒杯誰知道還在不在?即使在哪有那麽好的運氣就落在妳的手上,但是換成李陽則不壹樣了,在李陽發生任何不可思議的事情都不值得奇怪。
李陽的運氣實在是太好了,何傑可是多次親眼見過,早就深信不疑。
“這個杯子是不是蘭亭酒會上使用過的,我想馬教授應該能看出壹二,不如讓馬教授先說壹說好不好?”
李陽回頭看了馬世偉壹眼,馬世偉臉上那股古怪的笑意李陽剛才就註意到了,馬世偉在這件東西上面肯定也發現了什麽,只不過他沒說出來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