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這說的是人話嗎!
大宋最狠暴君 by 天煌貴胄
2021-12-6 20:26
莊成益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那些壹賜樂業人能有什麽用處——這些壹賜樂業人早在宣和年間早期就已經定居在開封,上皇對待這些壹賜樂業人也算不錯,甚至還誇贊他們是什麽“模範臣民”,結果呢?
人家照樣心心念念的想要回什麽壹賜樂業國,甚至在當今官家制定的三等人制度下,也不是所有的壹賜樂業人都想歸化入籍,大部分還是想要保留他們壹賜樂業人的身份。
說白了,人家根本就沒把自己當成宋人。
除了把他們這種冥頑不靈的貨色送到秦會玩手下去當勞工,或者送到工部手下的工地去當勞工之外,莊成益根本就想不出來還有什麽方法能夠廢物利用。
然而就在莊成益想著這些壹賜樂業人除了當勞工之外到底還有什麽用途的時候,趙桓卻笑瞇瞇地說道:“依朕看來,這些壹賜樂業人壹直不肯歸化,歸根到底就只有兩個原因。”
沒有具體解釋那兩個原因是什麽,趙桓扭過頭來望向趙諶,問道:“太子有什麽看法?”
“人心不足?”
趙諶試探著說道:“兒臣魯鈍,除了人心不足之外,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麽原因能讓這些壹賜樂業人壹直不肯歸化。”
還行,不算太廢物,起碼還能從問題的表象看到根子上的原因。
趙桓贊賞的點了點頭,又接著問道:“那依妳之見,對於這些壹賜樂業人該如何處置?”
趙諶好生斟酌了壹番,答道:“兒臣以為,這些壹賜樂業人既然不肯歸化,除了莊尚書所說的拉去做勞工之外,或許可以把他們降為四等人,逼著他們歸化?”
趙桓笑著搖了搖頭,說道:“拉去做勞工是壹個辦法,降為四等人倒也不失為另壹個辦法。只是妳身為大宋的太子,卻不能只看到這麽點兒東西。”
趙諶躬身拜道:“是,兒臣魯鈍,還望父望不吝指點。”
趙桓笑道:“不吝?妳是朕的兒子,是大宋的太子,朕不指點妳又去指點誰?”
說完之後,趙桓又正色道:“壹賜樂業人壹直不肯歸化,壹是因為他們覺得想要歸化太難,哪怕是身為三等人也依舊處於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二是因為這些壹賜樂業人依舊心懷故國,故而才不把自己當成宋人。”
“無論是那些覺得歸化太難以至於已經徹底放棄的也好,還是那些心懷故國所以才抗拒歸化的也罷,其實他們都有壹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是由壹賜樂業國而來的壹賜樂業人。”
“妳們仔細想壹想,到底是什麽原因才能讓這些壹賜樂業人背井離鄉,不遠萬裏的來到大宋?”
趙諶躬身道:“兒臣倒是知道這個問題——據說是因為他們的故國已經毀於戰火。”
趙桓點了點頭,說道:“我大宋乃天朝上國,壹賜樂業人既然已經定居開封,便是我大宋臣民——臣民故國毀於戰火,朕這個皇帝的心裏也是極不好受的。”
對於趙桓忽然間的態度轉變,趙諶壹時半會兒的倒還沒反應過來,但是莊成益卻幾乎像是被踩了尾巴的貓兒壹般跳了起來,叫道:“國庫沒錢!官家若是想另開戰場,除非等金國、塞爾柱國跟南洋那邊都塵埃落定之後,否則只要微臣還是壹天的戶部堂官,便絕不會批了遠征的軍費!”
趙桓壹臉無法可說的望著莊成益,問道:“朕什麽時候說現在就要另開戰場了?朕壹直說的是等金國那邊的事情都完結了之後再提升那些壹賜樂業人的待遇吧?”
被趙桓這麽壹說,莊成益這才反應過來自己有些過於敏感了——
可是這能怪自己?還不是當今官家太能折騰了!
他老人家剛剛登基就要跟金國死磕到底,還沒等完顏宗瀚的骨頭徹底涼透呢就順手把西夏給弄沒了,西夏沒了之後,緊接著壹邊陳兵邊境壹邊跟金國搞什麽邊市,坑金虜的同時還不忘弄死交趾的李乾德,同時還把棒子跟倭國都弄沒了。
現在好了,登基幾年之後,官家他老人家不僅沒消停下來反而四線開戰。
西邊耶律大石跟塞爾柱帝國死磕,南邊有韓世忠領著壹大票的“宋協軍”擺出要滅掉南洋諸蕃的架勢,朝鮮那邊有嶽飛帶兵跟完顏宗弼死磕,官家他老人家還打算親自領兵從灤州那邊東出榆關去幹掉金國……
這可是四線開戰——打仗就是打錢!
莊成益覺得自己原本不是個摳摳搜搜的性子,想當初去青樓的時候也不是沒幹過千金買笑的風流事兒,可是現在呢?
壹文錢恨不得掰成兩文錢來花,走在大街上恨不得把眼珠子都給釘到地上以方便撿錢,隨便看個人就想著能從這個人身上收到多少稅……
這麽壹個比那些屙黃豆涮了吃的土主老財還要過分的人,真就是當初的那個風流才子,現在的大宋戶部尚書?
還不都是拜官家他老人家所賜!
不滿的悄然瞥了趙桓壹眼,莊成益道:“微臣還以為官家是想要挑起壹賜樂業人那邊的戰火,好從那邊繼續外聘勞工呢。”
趙桓瞪了莊成益壹眼,不滿的道:“妳壹個戶部尚書天天想著把人變成勞工,這像什麽話?”
莊成益心道這說的是人話嗎!我特麽壹個戶部尚書天天想著把人變成勞工不像話,那妳丫身為大宋的官家,妳天天想著把人變成勞工就像話了?
我呸!
趙桓卻又接著說道:“不過妳說的倒也沒錯,朕打算提升這些壹賜樂業人的待遇,確實是打算幫助他們滅掉外敵,好讓他們能夠回歸故國。”
莊成益覺得有點兒不對勁。
幫著壹賜樂業人滅掉外敵,讓他們回歸故國這種屁……這種龍言龍語的聽聽就好,誰要是當真那誰就是傻子。
但是莊成益不相信趙桓真就只是為了那邊的勞工——
壹賜樂業人的故國肯定在萬裏之外,但是能養出蠻子的地方,說是鳥不拉屎的窮鄉僻壤不過份吧?
而且,就算是挑起了那邊的戰火,他們又能給大宋貢獻出來多少勞工?如果勞工的數量多到壹定程度還好說,萬壹要是沒有足夠的勞工,那大宋豈不是要虧?
難道這些蠻子們的故國還能是什麽好地方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