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細節決定成敗
郭大炮的文娛生涯 by 大江入海
2019-5-5 20:52
郭大路為了拍這部電影,早在壹年多就在做準備,真的修建了科研室,具有冷冰冰科幻味道的研究通道,以及壹些列透著冰冷質感的精密設備。
電影中主角說是郭雲霞,那自然就是郭雲霞,為了這個角色,郭雲霞專門去特種部隊特意鍛煉了壹個多月,郭雲瓊與郭雲卿兩人也隨著她壹起進入部隊鍛煉。
與他們壹起接受訓練的還有之前飾演郭靖的黃靖與飾演楊康楊過的張冉,還有郭大路師弟郭純陽。
他們這幾個人將會是這部戲中配角,也就是五名特遣隊的隊員。
至於另外的兩名男配角,也是郭大路從演藝圈裏找出來相貌普通,演技不錯的青年演員。這些演員中,黃靖與張冉聽到郭大路又要拍攝新品的信息後,全都主動自降片酬,甚至零片酬出演他們都樂意,至於郭雲霞就不用說了,她這次就是為了過癮來了,片酬也可以忽略不計,壹部片子能給她二三十萬演出費,都能把她給美死。
這部電影可是郭大路專門為她設計拍攝的,就算是不要錢,郭雲霞也得玩命拍啊。
這樣壹算,光是演員片酬方面,黃靖、張冉、郭雲霞他們幾個,與其余的兩名配角演員的片酬都相差不大,加起來也才兩百多萬,在加上所有的配角演員的片酬,總共五百多萬不到。
要知道如今的黃靖與張冉都是正當紅的青年演員,兩人自從演完射雕與神雕兩部戲之後,壹躍成為了華夏的當紅小生,片約不斷,黃靖還好壹點,主攻電視劇,片酬不算是非常高,但是張冉就不同了,張冉本身就是壹個大帥哥,演技有好,為人又講義氣,在演藝圈裏的人緣非常好,無論是電影電視,只要有他,立馬就能提高收視率。
在如今的演藝圈裏,有人也把他劃分為小鮮肉的隊伍裏,但是遭到許多網友的反對,“張冉應該是壹個合格的青年演員,說他是小鮮肉,這就有點侮辱他了。”
總的來說,整個演藝圈裏的青年演員中,除了郭大路夫婦與宋青雲、宋倩之外,能與張冉相抗衡的人,也就只有剛剛憑著功夫片起來的龐寶、陳龍了。
黃靖相比張冉,就稍稍差了壹籌。
如今張冉拍電影的片酬已經達到了兩千多萬,但這兩千多萬片酬相比小鮮肉的四五千萬,還稍稍不如。他的經紀人有點不服氣,想把張冉的片酬也給調高到五千萬,但被張冉制止,“兩千萬我就已經是心驚肉跳了,要是再往上調的話,我的演技不值這個價!我現在還達不到郭爺他們的高度,再往上開的話,就太不像話了!”
在當今所有小鮮肉的片酬都大幅度往上走的時候,唯獨他的片酬在往下壓,可偏偏他的號召力最強,因此片約不斷。
這次知道郭大路要拍攝這部戲的時候,黃靖特意打了招呼,就算是零片酬也要出演郭爺的電影。
見這小子這麽會做人,郭大路倒也不好拒絕,就把他安排在這部戲裏做壹個特遣隊的隊長。
在郭大路的劇組裏,就沒有不敬業的演員這壹說,誰也不敢在他面前耍大牌,任何人敢在他面前耍橫,直接就會滾蛋。
郭大路的暴脾氣,在整個文娛圈就沒有不知道的。
在華夏成名的幾個大導演中,如果說脾氣不好的張建忠是壹個片場暴君的話,那麽郭大路就是暴君中的暴君,誰也不能冒犯他的威嚴,在他拍攝期間,連馬成都得小心翼翼,不敢有絲毫疏忽。因為郭大路壹不高興,連天禧影視的經理他都敢換。
“好了,各演員註意,道具師檢查道具背景,攝像師準備,要是出狀況的話,老子扒了妳們的皮!”
郭大路單手掐腰,揮手做偉人狀,“預備——走妳!”
本來熱熱鬧的拍攝現場,瞬間就安靜下來。
攝像機前是壹個被用玻璃全方位封閉的實驗室,此時正有壹名實驗員在隔著玻璃保護墻操縱機械手抓取實驗室裏的藥劑。
這些藥劑瓶,有著如同基因鏈菊香圖壹般的螺旋雙曲線造型的玻璃管,裏面淡藍色的藥劑透著壹股子幹凈神秘的氣息。
這些藥劑被機械手臂壹個個輕輕的抓取,隨後打包成盒,就連盒子的造型與鎖定開關,都給人高科技產品的感覺。
為了這個鏡頭,郭大路真的就搞了壹個用厚玻璃隔離的實驗室,就連機械手臂都真的搞了壹臺。
這個實驗室對郭大路來說,並不是壹次性的東西,日後自己拍攝或者別的電視電影拍攝實驗鏡頭的時候,都可以來這個實驗室裏取景。
這就是郭大路建造未來影視城的目的,主要就是為自己國家拍攝科幻電影的劇組,增加壹點細節說服力。
在華夏的科幻電影裏,最為令人詬病的就是對電影細節的掌控。
就好比搞實驗,在華夏的科幻電影中,隨便弄了倆試管就算是成了,壹看就土得掉渣。
再看國外的科幻電影,別的不說,就說這部《生化危機》,人家壹開頭就是這種高大上的充滿了科技感的高檔實驗室,由人來小心翼翼操作的機械手臂,還有雙螺旋結構的藥劑管,以及玻璃管裏的藍色液體,無不給人壹種“高科技研發”的奇異感覺。
就連裝藥劑的盒子都透露著超越時代的科幻風格。
這部電影,先不說別的,就這壹個開頭,就足以暴打整個華夏的科幻電影。
人家的細節就做的這麽到位,妳不服不行。
細節決定成敗,科幻電影尤其如此。
但是國內的科幻片導演,別說細節到位了,簡直就是沒細節可言。
科幻電影,要的就是那種虛幻的真實感,這真實感怎麽凸顯出來?那就只能從細節入手。
可是華夏國內的科幻片的導演,在拍攝科幻片的時候,好像都是集體降智的貨色,別說細節了,就連闡述明白壹個故事都難以做到。這實在是壹件非常悲哀的事情。
科幻電影拍不好,難道是因為華夏沒有錢?肯定不是。
是因為華夏沒有高科技的人才,那肯定也不是。
那是什麽原因呢?說白了,這幫子科幻導演,打著振興科幻電影的旗號,其實就是為了在電影市場上撈壹筆。這些人少了壹種對作品細細打磨查缺補漏的匠人精神,他們只是想要撈壹筆錢而已,他們拍電影不是源於對電影的熱愛,而是對金錢的渴望。
這樣壹來,他們拍攝作品的質量可想而知。
郭大路雖然對電影並不怎麽熱愛,但他不缺匠人精神,雖然他拍攝的影視作品都是搬運出來的故事,但正因為是搬運的作品,他才要做的比原作更進壹步,不然的話自己心裏這壹關就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