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八章 國學大師
郭大炮的文娛生涯 by 大江入海
2019-5-5 20:52
《聊齋誌異》這部短篇神怪故事集,在郭大路看來,堪稱是華夏文言文寫作的巔峰,能與之媲美的恐怕也就只有《史記》了。其余的文言文性質的作品雖然也有不少好的,但就總體質量與數量上,都難以匹敵這部作品。
這部作品運筆之巧妙,言語之精巧,文筆之簡練,描述之生動,歷數幾代名家之作,也沒有能夠趕超的。
就郭大路本人來說,他最喜歡的是《史記》,其次是《桃花扇》,然後便是《聊齋誌異》,這三部作品,壹個是正史之書,壹個是傳奇劇本,還有壹個則是神怪故事小說,而其中《聊齋誌異》最為郭大路喜歡,因為它篇幅短小精煉,壹個故事壹個故事的講述出來,單獨成篇,很有壹種無聲的韻律感與行文的美感,讀起來極為舒服。
不過這種文章,讀起來舒服的前提是,必須要把斷句做好,不然的話,在閱讀之前,還得先做好斷句,將整篇文章都斷好之後,才能痛痛快快壹氣呵成的看完,否則連通暢感都達不到的話,閱讀的舒適度根本就不可能有。
可是為古文言文斷句的本領,現代很多人都已經不會了,傳統文化的缺失與如今文學形式的改良,已經使得短短幾十年內,新生代們都對這種讀書形式感到了陌生。
雖然現在也有很多古文愛好者,但畢竟只是少數,更多的人則是受到了現代文學的洗禮,習慣了如今的行文方式,對以前的古人的學習方法壹概不知。
現在郭大路為了懟現在的所謂文學大師,直接就把《聊齋誌異》給放了出來,登時難倒了壹大批人。
其實自詡文學大師的這些人也不是狗屁不會,他們最起碼也是大學本科的學歷,有的還有教授職稱,在文學素養上肯定要高於普通人,不然的話,便是想要欺世盜名也做不了,這個時代,高明的騙子本身也得具有壹定的專業性。
可是妳有文化跟妳有古文素養,這是兩碼事,這些所謂的文學大師們,在談起來現代文學與西方文學時,可能說的頭頭是道,但妳若是問他們有沒有沈下心來通讀過壹部史書的話,他們立馬就沈默了。
可以這麽說,現代的這些所謂文化大師們,百分之九十的人,連二十四史都不曾讀過,頂天了也就讀過壹部《史記》,《漢書》《後漢書》《資治通鑒》這些真正的實實在在的真正具有底蘊的文史著作,他們連翻都沒有翻過。
這也是郭大路為什麽懟這些家夥的原因,但凡他們能有壹定的文史功底,他也懶得管這些家夥的自吹自擂,但是明明狗屁不懂,還自詡學貫中西,這就不能忍了。
整個世界上的人加起來,除了郭大路之外,真正能做到學貫中西的人,壹只手都數不過來,而且還各有短板,真當“學貫中西”這個詞是馬路邊的大白菜啊?
這個詞重的很,但是無知者無畏,偏偏就有壹幫人敢把這個詞套用到自己身上,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如今郭大路只是發表了幾篇文言文的神怪故事,這些家夥便原形畢露,沒有相當紮實的古文基礎與素養,想要為這些文言文的故事做出恰當的斷句,還真難以做到。
而在古代,識文斷句,只是文人最為基礎的東西,可是放到現在,卻成了壹個考驗人的難題。
被郭大路這麽壹搞,很多被吹捧的所謂大師,幾乎全都將自己的微博號關閉了,所謂真金不怕火煉,現在郭大路這把火剛開始燒,“金子”們便自動玩起了消失,引發了全民壹片噓聲。
“臥槽,原來我們身邊這麽多的文學大騙子!”
“壹個個裝的跟大尾巴狼似的,我還以為他們真有學問呢,卻沒有想到竟然壹個個都是草包!”
“這應該是華夏學術史最大的壹個笑話了吧?政府部門搞的壹個文化宣傳欄目,邀請的嘉賓竟然都是壹些偽大師!”
“還是郭爺厲害!壹出手就令這些家夥現了原形!”
“我現在才知道郭爺的古文功底竟然這麽深厚!超出了我的認知了!”
“其實用文言文寫作也算不得太大的難題,可是能把文言文寫好,寫的精彩簡練而且富有美感,這就真的見功力了!”
“啥都不說了,以後遇到郭爺直接獻上膝蓋就是了!”
在這些網友們嘲笑中,郭大路的粉絲聯盟第壹炮兵團的團長提議:“諸位,這些所謂的大師們,那是肯定靠不住了,可是郭爺發表的這些文言文,連標點符號都沒有加,我讀著也難受,要不咱們壹起為郭爺的文章做斷句吧,斷句完成之後,咱們再做壹個比較,選出大家公認最好的那個,發送給郭爺,讓他給評價壹下怎麽樣?”
“我去!妳怎麽這麽有才?我正想著怎麽羞辱網上的這些假大師呢,妳就提出了這麽壹個好法子!嘖嘖,我覺得這個提議不錯,專家教授還有大師,這些人是指望不住了,這個時候,就得讓郭爺見識壹下在人民群眾的力量了!”
“好,壹起搞!”
“走起!”
郭大路發出的文言文故事,都沒有標點符號,大多數網友都看的壹臉懵逼,不知道這到底是寫的什麽,但是越懵逼越想看,有的文化素養高的網友,便嘗試著自己為這些文章斷句,然後將斷好句子,同時增加了標點符號的文章重新發布到網上,供大家參考。
這種事情壹旦做起了,立馬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比壹般的裝逼行為可是要高明多了,引起了不少網民的誇贊。
網上垃圾多,但也不乏高人,自從有第壹個人行動之後,越來越多的人都加入了為郭大路文言文斷句的行列。
炮兵團成員在內部更是搞了壹個“郭大路古文斷句大獎賽”,專門“破譯”郭大路發表的文言文小說,加了標點符號之後,同時再翻譯成現代白話文,供學歷文化素養也低的群友觀閱。
這件事情愈演愈烈,竟然掀起了全民斷句的熱潮,郭大路本來只是懟人的壹件事,反倒促進了大家學習的興趣。
經過大家的翻譯與斷句,用翻譯的現代文與原來的文言文做比較,這壹下子就看出了原文的了不起來。
原文故事簡練,寥寥幾筆,人物形象便躍然紙上,反倒是翻譯出來的白話文故事,韻味全失,壹點靈性都沒有了,雖然還是那個故事,卻味同嚼蠟,少了很多閱讀的樂趣。
到了這個時候,大家才真正意識到了郭大路這些文言文故事的價值。
“完全不輸古人啊!”
“甚至猶有過之!”
“郭爺這是要逆天了!”
“我覺得,大師的稱號應該給郭爺才是,他才是貨真價實的真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