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自古紅樓出才子 by 晴了
2019-5-19 19:02
比如說,這壹次的遼夏大軍南征,耶律洪基最願意看到的就是大遼的大軍摧枯拉朽壹般的狂飈突擊,將整個宋庭的陜西北路攪成壹鍋粥。
殺得宋軍丟盔棄甲,殺得宋皇不得不卑躬屈膝,向大遼求和。
可惜的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十分的骨感。大軍到了這裏之後,就像是壹只已經餓昏了頭的餓狗壹般,死死的叨著宥州這塊絕大部份都被埋在土裏的硬骨頭扯來拽去。
根本就沒有註意到,不遠處,還有大大小小的骨頭,甚至是肥肉。於是,作為監軍使的蕭慎,自然就開始打起了自己的主意。
頻頻利用自己身為監軍使的責權,向朝庭頻頻上書,稟報著遼夏聯軍這種毫無建樹的戰況。
當然,時不時的,還會夾雜壹些自己的潛臺詞與私貨。
漸漸的,隨著大軍久攻宥州不下,朝中的諸多文武們也紛紛坐立不安,特別是之前十分堅定地支持耶律和魯斡為主帥的那些文武們。
另外,在朝中的自己的那些同僚們亦開始紛紛發力。哪怕是壹開始,陛下耶律洪基堅定地站在自己親兄弟這壹邊。
可是隨著時間的緩慢推進,信任的天平也漸漸的開始傾斜。
看到蕭慎的表情又恢復了正常,壹位謀士清了清嗓子,小聲地分析道。“此番,陛下所遣的使節,雖然帶來的只是口諭,可是說不定等到了下壹次,所帶過來的,就不僅僅是口諭,而應該是讓耶律和魯斡回京以及新帥走馬上任的聖旨了。”
“吾觀大軍之中,能夠可堪此任者,唯有蕭監軍使壹人爾,要不,我等先聯軍上書,向陛下奏稟主帥無能,而蕭大人才智超群,統軍有方,之前西門兵亂,至蕭大人來後,大軍軍紀整肅,進退有度……”
看著這幫子心腹手下在這裏雜七雜八的表忠心,蕭慎的心思,亦是越發地顯得活絡了起來。
既然京中的同僚已經給自己來了消息,說是陛下已經十分不滿耶律和魯斡的戰績,那麽,與其再從京師之中挑選主帥,倒還真不如讓自己這位此刻就在軍中的監軍使來擔當這個重任。
打定了主意的蕭慎回到了後帳之後,開始硯墨提筆,給那些在上京相熟的同僚們寫信,自然也少不了再把自己關於現如今遼夏聯軍困坐愁城之下的利與弊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當然也少不了,把自己的作戰思想與理念與寫了進去,將少量兵馬繼續牽制宥州軍,然後揮大軍進擊三州腹地……
洋洋灑灑千字從筆端泄出,簡直就特麽的跟重癥便泌患者吃了泄藥似的,痛快無比。
很快,便有幾匹快馬,出了宥州城外的遼軍西大營,望北打馬狂奔而去,目標直指大遼上京。
蕭慎看著那些送信的信使都已然離去之後,這才松了口氣,想了想,又召來了壹名心腹手下。“妳且去尋那位使節,想必昨夜才剛剛抵達大營,怎麽也應該還在休息,尚未離開才是。”
“然後,請使節在歸途之前,來我西大營壹趟,蕭某壹定會好好的招待壹二,而且還有壹些事情,要好好的與使節大人商議壹二。”
“大人盡管放心,末將去去便回,大人您就等著末將的好消息就是了……”那名心腹手下心領神會地點了點頭之後,翻身躍上馬背,朝著主帥所在的東大營匆匆趕去。
諸事皆已經搞定,蕭慎這才稍松了壹口氣,這個機會,自己必須要緊緊的抓住,說不定,自己時來運轉,成為大遼權臣的機會,就在此刻,就在眼前。
“他們終於同意了?”仁多宗保有些喜出望外地站起了身來,朝著頗超信德詢問道。
“不錯,蕭老大人總算是勸說動了親王殿下,不過明日,大人還需要在軍議之上親自向親王殿下說明,待親王殿下下達軍令之後方可啟程。”頗超信德如釋重負地點了點頭,露出了壹個輕松地笑容道。
“那我就放心多了,只要可以就好,老夫正好親自去看看東部的情況到底如何?”仁多宗保以拳擊掌,深吸了口氣道。
“已經失了銀州,若是再失去石州,我大夏東南部就情況就太危險了。”
“原本還以為大遼的兵馬進抵這三州之地後,就當可勢如破竹壹般,可誰曾想得到,過去了近月的光景,宋人掌握的宥州還是安如泰山,反倒是我大夏的攻勢非但連連受挫,而且還失去了銀州,更……”說到了這,頗超信德看了壹眼仁多宗保沒好再說下去。
仁多宗保的臉色也好看不到哪兒,是啊,誰也沒有想到,居然會變成這樣的尷尬局面,兵力上穩穩占據優勢的遼夏聯軍,近月以來,卻遲遲未能打開壹點局面。
反倒是兵力上處於弱勢的宋軍,頻頻的取得壹個又壹個的勝利,哪怕是這些勝利是卑鄙的偷襲,可終究是宋國在占據著戰爭的主動。
“而今,朝中的輜重供給,已然顯得有些不足,戰勢若是再繼續這麽拖延下去,對我大夏而言,絕非好事。”
“但是現如今,又該如何打破僵局呢?”仁多宗保擡手揉了把臉,十分郁悶地苦笑道。
自己也不是沒有想過辦法,但問題是,率領十萬大軍想要奪回鹽州,結果生生給阻攔在了鹽州前方築起的新城處。
那座堅固的新城,讓大夏最後的精銳寸步難進,再加之宋軍的偏師在興慶府腹地的壹系列作為,讓自己不得不黯然收兵回師。
唯壹的戰果,就是接受了壹座空蕩蕩,連條狗都沒有的白石城。這對於自詡大夏名將的仁多宗保而言,絕對是他從軍數十載以來最大的恥辱。
如今,宋國憑依著宥州的頑強,讓各路的援軍紛紛趕至,甚至還奪取了銀州。眼睜睜的看著前期所形成的兵力優勢,轉變成為了僵持的局面,實在是太特麽的郁悶了。
“怕是這裏邊,也跟那位遼國的殿下太好臉面有很大的關系,總覺得自己統帥數十萬大軍,區區壹座小小的宥州城,怎麽能夠阻攔得住兵鋒所向。”
“可結果就是,偏偏大軍生生被阻攔在此,而且久攻不下,心中怨憤就越多,就越難舍棄。”
分析到了這,仁多宗保自失壹笑。“其實本官,也犯了相同的錯誤,若是在攻打新城不下,即時還師興慶府的話,又哪會讓那只小小的宋軍偏師尋到破綻,在我大夏的腹地燒殺擄掠。”
“早就該被本官盡殲於黃河兩岸了才是。”
聽著這話,頗超信德忍不住翻了個大大的白眼,這話不就是馬後炮嗎?既然妳知曉是這個結果,妳特麽的早幹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