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勇將
楚臣 by 更俗
2023-4-22 11:11
溧水城雖然不大,也是左右少有的堅城,北城門左右兩側的藏兵洞,最多可以入駐兩千將卒。
當然,此時赤山軍在北城外僅有少量的騎兵斥候監視,守將徐斌也不可能將緊缺的防兵,太過浪費的部署在北城。
目前北城僅有兩百守軍,在縣尉衛嚴章的統領下,盯著城外的動靜。
衛氏在溧水不能跟尚柳兩家比,族人繁衍千余,占據族人大多數比例的旁系子弟生活都較為窘迫、破落,但嫡系壹脈在縣裏擁有田地數百頃,奴仆千余人,卻也是縣裏數得上號的鄉豪世家。
衛嚴章不是衛氏家主,但青年時就隨吏部郎中尚文盛學律法,後入縣衙為吏,待其女小蘭嫁入尚家,嫁給吏部郎中尚文盛的次子尚仲傑為妻後,依賴尚家的支持,在溧水縣出任縣尉,至此他在衛家也算是數壹數二的人物了。
赤山軍席卷茅山西翼的土地以來,衛家有很多子弟逃入尚家堡避禍,衛嚴章職責所在,只能留在溧水城,卻沒有想逃過壹劫。
只是尚家堡被賊軍攻陷後,衛嚴章聽說尚仲傑帶著壹部分人往南面的宣州逃去了,而女兒小蘭是否安然脫身,或是落入賊軍之手被糟踏了,卻全無消息。
賊軍暫時還沒有攻城的跡象,此刻夜色已深,北城外也僅有少量的賊軍斥候遊蕩,北城大多數的守兵都在城下藏兵洞裏酣然入睡,但衛嚴章沒有辦法睡下。
他登上城門,看到城墻上壹個哨隊的守兵,也有好些人抱著槍矛刀弓,背依垛墻坐地而睡,他也沒有去喚醒,這時候只要還有人盯著城外的動靜便成。
城外有林鳥驚飛,傳來振翅撲展的細碎響聲,偶爾還傳來數聲沈悶的戰馬嘶鳴。
賊軍似有壹部分人馬趁夜摸黑轉移到北城外,但城內兵馬調動,總是要比城外快捷數倍,只要不是火燒眉頭立時附城攻上來,衛嚴章也沒有什麽好擔憂的,無需驚動什麽。
只是叮囑城頭的幾名什長務必睜大眼睛,他又走到城下,看城門閂得嚴不嚴密,看到南面街道有壹隊人馬舉火走來。
衛嚴章雖是縣尉,但楚州軍渡江以來,諸軍行營派都將徐斌率壹營南衙禁軍駐守溧水,不僅衛嚴章,縣令、縣丞諸官吏皆聽其號令。
看這隊人馬不到五十人,公然舉火往北城門走來,衛嚴章還以為是守將徐斌帶著扈衛過來檢查宿夜情形,他帶著人往拒馬前走去。
為防止賊軍有少量暗探滲透進城搞破防,城門內側與主街之間也放置拒馬、設立哨崗。
數支火把在隊伍後,城頭火把被夜風吹得晃動不休,居首數人的臉隱藏在暗影裏,看不真切,但看身形像是都將徐斌,衛嚴章壹邊著人前去搬開拒馬,壹邊揚聲問道:“徐都將這麽晚還沒有歇下?”
衛嚴章話音未落,看到對面壹個身形矮小壹些的黑衣人猝然擡手,便是壹道劍光刺面而來。
雙方相距不過三四丈,隔著三排拒馬,電光石火間,衛嚴章臉都沒有來及得閃開,壹柄短劍便從他的左頰射入,貫腦而出,沒能再吭壹聲,便壹命嗚呼。
“姚師姐,好壹手射劍奪命!”
李磧看到這壹幕也是忍不住贊道,心想這麽近的距離,除了滿心戒備,要不然的話,怕是罕有人能逃過姚惜水的射劍刺殺。
金陵百姓都知姚惜水劍舞無雙,誰又知道她的劍舞奪起命來,也甚是犀利。
不過李磧手下也不慢。
從他們所站的位置,到城門洞以及最近能登上城墻的登城道口,還隔著兩列三排共六座拒馬。
驚嘩聲起,不僅城墻之上守夜的壹哨守兵會極快反應過來,左右兩側藏兵洞裏,還有三哨壹百五十余名守兵,聽到呼叫聲都會在極快的時間內拿著刀兵蜂擁而出。
他們要不能第壹時間控制城門洞,將城門打開,迎城外的伏兵進來,城內其他任何壹處的守兵,都能在壹炷香的工夫內快速增援到這裏。
硬木紮制、外側壹面留有尖刺以防沖擊的拒馬,每壹座長壹丈有余,差不多有兩百多斤重,見李磧舉起大戟搭上去,吐氣開聲,壹座拒馬便“騰”的飛起,往三四丈外、城門洞前那十數個剛回神的守兵當頭砸過去。
看到這壹幕,不要說城門洞前的那十數守兵嚇得驚惶閃躲,姚惜水都大吃壹驚。
李秀每回說李磧武勇乃李家兒郎之冠,洪州無人匹敵,姚惜水還以為李秀只是說說而已,而李磧每回在這樣的場合也都靦腆得很,但哪裏想到他看似削瘦的雙膀,真有千斤雄力?
城門洞前當即便有兩名守兵閃躲不及,被挑飛來的拒馬砸得骨斷肢殘,慘叫連連,眼見就不行了。
李磧再是神力,也不可能將六座拒馬都挑飛數丈遠,但把其他五座挑開,卻輕而易舉,隨後揮舞大戟,如風車壹般往城門洞前那十數嚇得臉色慘白的守兵殺將過去。
衛嚴章壹照面便叫姚惜水刺殺,城門洞前剩下的都是普通守兵,哪裏有人是李磧的敵手?就見他每壹戟斬下,便帶出壹蓬血雨,有人倉促舉盾格擋,也是被李磧連人帶盾壹戟劈開,如入無人之境。
十數人搶去打開城門,姚惜水則與剩下來的三十名精銳,從兩側的登城道爬上城墻,第壹時間搶占北城門樓……
……
……
隱隱聽到北城廝殺聲起,再看城門洞裏有火光透出來,李普便知道磧兒他們得手了。
李普與陳銘升當即驅馬躍過淺壕,親自率領在被韓謙奪兵權僅剩下百余人、入夜前扮作斥候滯留在城北野地裏的扈衛,打馬往北城門飛馳而來。
李秀率領更多的王府騎衛及新募來五百多新卒,則埋伏在東北角更遠壹些的樹林裏,這時候也是兩百多騎衛先悍然發動,馬蹄踐踏,仿佛雷霆在大地深處滾動。
李普馳至北城門下,但等他們搬開城門的拒馬、鹿角等障礙物,守將徐斌卻也率援兵第壹時間從內側街巷殺過來,正收攏北城被殺得丟盔棄甲的守兵,想重新奪回北城門。
守軍的反應速度好快!
看到這壹幕,李普暗暗心驚,擔心幼子李磧僅率十數人守在城門洞內側,稍有不慎被守兵沖散,他們今晚功虧壹簣不說,傷亡也將極其慘重。
雖說李普他們也是深夜發動襲擊,但尚家堡陷落之後,守軍有如驚弓之鳥,警惕性極高,與當初毫無防備的丹陽城守軍完全不是壹個狀態,溧水城大多數守兵今日入夜後都是兵不離手,穿甲而睡。
守將徐斌與縣令、縣丞更是邀諸家宗長到縣衙議事,勸說諸家出兵出糧共禦賊軍,北城門遇襲時,大家都還沒有離去。
聽到北城傳出遇襲鐘鳴,上百人激烈的廝殺聲在靜寂的夜裏傳蕩額外清晰,徐斌第壹時間便糾集身邊的扈衛、縣府衙役及諸家宗長隨行帶來的家兵部曲,湊足二百人趕往北城門前狂奔過來。
前後也用不到壹盞茶的工夫,當真可以說是反應神速。
只不過李磧神勇異常,所率的五十余伏兵也都個個是浙東郡王府培養多年的兇悍精銳,他們驟然發動襲擊,北城的守兵壓根就沒有反應過來,就被殺得抱頭鼠竄。
也虧得徐斌率人馬趕來增援極快,溧水城的偷襲戰才沒有形成當初韓謙率部襲丹陽時那般以快打亂的局面。
城門狹窄,而城門內側又廝殺成壹團,沒有給騎兵沖陣廝殺的空間,李普、陳銘升搬開城外的拒馬、鹿角等障礙物之後,便帶著扈衛下馬進城作戰。
雖然城門洞兩側的登城道都在他們控制之下,但各有百余守軍此時正從兩側的角樓往北城門樓抄殺過來。
看到幼子李磧神勇無比,與十數悍勇或盾或戟或刀或弓守在城門洞內側半步不退,令從長街增援過來的守兵難進半步,李普與陳銘升便先帶著人馬從登城道上墻,確保北城樓這個關鍵點不被守兵奪回去。
這樣也方便他們從內側的垛口射箭,壓制城樓內側守兵對城門洞的攻勢。
雖說暫時無憂,但李普站到北城門樓上,看到守兵從城裏四面八方湧來,也是暗暗心驚,都有些後悔會聽從李秀、姚惜水的鼓動,冒險襲城,都難以想象這壹仗要是失利,他以後在嶽陽還要怎樣才能擡起頭來。
即便有相當部分的守兵在入夜前被吸引到東城,但溧陽城周長不過八九裏,從縣衙到北城門僅裏許些,而從東城以及其他兩城抽兵經縣衙再趕到北城門不過兩裏。
等李秀率六百多馬步兵趕到北城下,城內側以及從城墻兩側攻過來的守兵,則超過千人。
即便李普、陳銘升第壹時間內趕過來跟城裏的伏兵會合,但面對徐斌組織第壹批趕到北城門樓下的援兵,人手還是太少,也只能勉強控制住北城門樓上下狹窄的空間,以致李秀率部趕到,並沒有騰開更大的空間給他們展開兵力。
在兵力規模相差不大的情形下,李秀當然希望手裏的兇悍精銳戰力能完全展開。
這樣的話,他們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對方的薄弱點狠狠的切進去,在薄弱點上施以更大的壓力,先將壹部分守兵殺亂殺潰,然後將最潰亂面往守兵精銳部分擴散,最終以最快的速度瓦解守兵的攻勢,獲取最終的勝利。
這是父親這些年壹直灌輸給他們的戰術要點。
雖說在狹窄的空間內短兵相接,這壹仗他們自信也能贏得最後的勝利,但守兵也能將不多的精銳集中起來跟他們拼消耗。同時守兵還能調集更多的弓弩攢射過來,迫使他們抵擋時更加狼狽。
郡王府精銳騎衛要是長時間都被壓制在城門洞內側這麽狹小的空間裏殺不出去,他們今晚的傷亡就很難控制了。
不過,李秀所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
李磧頂在第壹線廝殺有半炷香的工夫,卻沒有絲毫力竭的跡象,胸臆間熱血沸騰,他之前沒有往守軍從城內側發動的反擊陣列深處沖殺,主要是城上城下都需要有勇將才能穩住陣腳,不宜太過急躁,他這時候看到李秀率二十多甲卒先進城來,便大叫道:“阿秀,妳來督陣!”
李磧話音未落,他便揮舞大戟,帶著左右悍卒往前猛沖,而且是直指守兵主將徐斌所在的位置殺去。
姚惜水站在北城門樓的垛口前,對城門樓內側的戰場看得最清楚。
守兵主將徐斌與李磧相隔不足二十丈,距離北城門樓內側的垛口,也差不多二十丈左右,在火把的映照下,姚惜水能看清徐斌枯瘦的臉壹言不發的盯著城門洞裏側。
可惜徐斌左右有十數精銳扈衛像靈貓壹般註視著左右的動靜,沒有辦法用弓箭射殺之。
這時候近三百名、兵甲精良的南衙禁軍甲卒,已經從縣衙附近的兵營殺過來,正往她腳下的城門洞進攻過來。
之前李磧率領悍卒守在城門洞前,能看到十數丈方圓的狹小空間裏,兵馬越發擁擠,姚惜水都懷疑有如潮湧的兵卒,能硬生生將城門洞前李磧所率三十多人組成的防線沖散開來。
姚惜水也是心驚肉跳,心臟怦怦亂跳,要從嗓子眼飛出來,她心裏很清楚,能不能扛住這壹波攻勢至關重要。
局勢沒有叫她擔心太久,下壹刻便看到放開手腳的李磧,如壹頭猛虎下山,從城門洞內側殺出,每壹戟劈斬出去,便如壹道黯淡的虹光在夜色裏綻放。
即便頂上來的守兵悍卒,大多都持精鐵大盾,戰戟再鋒利,也難將精鐵大盾壹舉劈開,連著三名持盾甲卒吃不住力,被劈得挫倒坐地,李磧如此的神勇,已經足以叫人瞠目結舌。
李磧左右悍卒,配合無間,進退如猿,他們之間都不知道演練過多少回,只要有守兵的攻防被李磧劈開空當,便刀矛齊進,或紮或劈,在對方身上戳出血洞、破開血口。
僅僅幾個呼吸間,李磧揮舞大戟,與身側悍卒配合便殺死殺殘六七名守兵,殺得近前的守兵甲卒膽顫心寒,無人再敢上前招架。
太強了!
姚惜水都感覺自己要控制不住的尖叫起來。
就見李磧每踏前壹步,身前甲卒便被迫退後壹步,或往兩翼躲開,但城門洞前的狹小空間,雙方擠入四百多戰兵,這也使得守兵越發擁擠,郡王府精銳府衛則獲得更開闊的進攻面,以李磧為矛頭刀尖,兇惡的撲上去廝殺。
守將徐斌起初還敢站在近處督戰,待看到李磧距離他越來越近,也控制不住寒意從尾椎骨直竄上來,他終究無膽親自提刀上前去戰李磧,便想著稍稍後撤,以便能騰出更大的空間遲緩,但他與左右扈衛壹動,站在北城門樓上的郡王府悍兵壹起以刀敲盾大叫起來:
“徐斌狗賊逃了,徐斌狗賊逃了,捉住這狗賊賞百萬錢!”
城門洞前的守兵越發慌亂,有人轉身逃跑,其他人也是節節敗退,此時已不容徐斌再從容去穩住陣腳,看左右陣形都變得混亂不堪,他最終放棄最後的堅持,帶著左右扈衛先往縣衙方向逃去。
兵敗如山倒,守兵進如潮湧,退亦如潮湧。
看到這壹幕,李普從骨髓深處透漏出難以壓制住的虛弱感,手死死按住垛墻,直覺後背心都讓汗水浸透了,他知道溧水襲城壹戰的勝敗這時便算是分出來了。
“恭喜侯爺有此虎子!”陳銘升也是狂喜的朝李普恭賀說道。
從靜山庵壹役,他們被信王楊元演用作誘餌慘遭重挫以來,他們先被楚州軍趕出丹陽城,繼而又被孤身潛伏金陵的韓謙奪走兵權,再眼睜睜的看著韓謙翻雲覆雨攪動整個戰局的形勢打開赤山軍的局面,他們實在是壓抑太久了。
但所有的壓制在這壹刻盡情釋放、發泄出來。
李普這時候也暗暗有些後悔,早知道磧兒是壹頭蛟龍,早就應該在韓謙組建赤山軍之初,就讓磧兒放手施為,也不會叫韓謙得勢到今天的地步。
不過,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磧兒如此神勇,立於戰場如入無人之境,還怕之後沒有功績爭,還怕打不開更大的局面?
這壹刻李普都恨不得將韓謙這廝揪過來,讓他看看磧兒是何等的神勇,讓他看看李家的兒郎是何等的兇悍。
姚惜水激動之余,看到李普欣喜若狂的樣子,秀眉微微皺起,暗感宮使的策略或許需要稍稍調整回來了。
……
……
高紹與張平是按部就班從東城進逼,等他們帶著人附城攻上沒有多少抵擋力的城門樓時,李秀、李磧、陳銘升各率壹部騎兵沿著街巷在城內橫沖直撞、斬殺潰兵。
這時候距離北城伏襲才過去半個多時辰。
看城內的騎兵以及北城墻上下所站著的兵卒,郡王府精銳騎衛殺入城中,連同跟著進城混實戰經驗的新卒在內,傷亡可能也就百余人,由此可見郡王府騎衛的悍厲程度,真不是普通精銳能及的。
他們是沒有親眼看到李磧神勇無敵、幾乎以壹人之力推動戰局順利進展的局面,但為了近距離觀察郡王府騎兵的戰力,昨夜也安排數人從北城隨李普、李秀叔侄行動。
這時候高紹派去的人趕來東城,詳細說了北城門激戰的情形。
高紹也是暗暗心驚,平庸無能的李普,竟然有如此虎子!
或許這才是李遇作為大楚第壹名將,即便退隱多年,但麾下依舊留有真正的底蘊吧?
至於李普嘛,高紹相信他都未必料到自己的兒子如此神勇,要不然這麽壹柄鋒利無邊的戰斧早就獻寶的派出來沖殺八方了。
高紹暗感事情變得有些麻煩,李普是以宣慰聯絡使的名義留在金陵,名義上是跟韓謙互不統屬,這也意味著李秀、李磧率部在李普麾下,其實並不需受韓謙的節制。
李家兒郎如此神勇,他們奪下溧水城,多半也會第壹時間擴張兵勢,以後大概更不會聽韓謙的招呼吧?
高紹僅僅粗通筆墨,當即喊來都參軍趙際成,著他將溧水北城壹戰詳細記錄下來,著人騎快馬前往東廬山報信,他則留下來照既定的計劃,配合李普收拾後續的戰局。
即便沒有李磧表現神通,照事前的約定,溧水城由李普他們負責主攻,攻下來後也由李普他們負責守禦,自然也由李普他們主導搜城。
不過,高紹率部占據東城,守兵事前囤積到東城的戰備物資、俘兵及車馬等,他則不會客氣,下令收集起來,準備裝車運往東廬山,不可能跟李普客氣,拱手讓出去。
天亮後,熹微的晨曦再次將溧水城籠罩,戰事差不多就徹底結束了。
除了六七百殘兵及少數反應及時的世家門閥子弟以及壹小部官吏從南城門、西城門奪路而逃外,戰前因為避難聚集近兩萬人丁的溧水城,便算是徹底落入李普的手裏。
“高都將,這壹仗辛苦妳們連日奔波!”
待大局已定,在晨光之中,李普帶著十數人從縣衙便趕到東城門樓來見高紹、張平,他神清氣爽,看到韓謙手下來的大將高紹也是極其客氣,揖禮相喚。
“好說,好說,未曾想二位李小將軍如此神通,我們都沒有出得上力,也只能說得上辛苦。”高紹人生歷經坎坷,早就養成波瀾不驚的秉性,李磧及郡王府兒郎如此神勇,對他們當前所面臨的局勢,總是好事,也沒有必要說什麽酸話、怪話。
“我們昨夜在亂兵之中擒住縣丞衛甄以及溧水縣好幾家家主,我信昌侯府與他們都算是有幾分交情,我亦不忍傷害他們性命,遂曉之以情,諭之以理,勸他們為殿下效力。他們幡然悔悟,深感安寧宮篡殺先帝,乃大逆不道,也為他們之前助紂為虐深深後悔,願意投效嶽陽戴罪立功。我身為宣慰聯絡使,覺得應給他們這個機會,”李普琢磨著言辭跟高紹、張平說道,“高都將回去後,與韓大人說壹聲,問韓大人意下如何?”
見李普這麽快就要過河拆橋,要將他們趕出溧水城,高紹打個哈哈,說道:“好說好說,我回去自會稟於大人。”
張平卻是暗感頭痛,李普能如此快說服衛甄等世家門閥之人投附,大概是將老王爺的名號擡出來了,而他如此做也明擺著是要與韓謙此時所行的征召奴婢入伍的策略唱對臺戲,後續他們二人代表嶽陽留在金陵,壹個身為招討使,壹個身為宣慰聯絡使,要如此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