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虧成麻瓜了

江公子阿寶

都市生活

我這是在哪? 克萊斯特警惕的看著眼前陌生的環境。 難道是剛才那個黑巫師的法術。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914章 共享單車完了

我快虧成麻瓜了 by 江公子阿寶

2021-8-13 21:31

  事情非常簡單。
  根據申城鳳凰自行車公司的公告,2016年申城鳳凰自行車與FOR簽訂了《自行車采購框架協議》。
  協議規定,FOR會在12個月內向鳳凰自行車提供總量不少於500萬輛的采購計劃,但是從實際情況上看,申城鳳凰僅向OFO提供186萬輛,雙方實際交易預期不到4成。
  老子貸款幫妳造自行車,妳剩下的不采購了?
  訴訟要求FOR支付貸款6815萬元,違約費186萬元,原告律師費及擔保費約20萬元,共計7000余萬元費用。
  更嚴重的是,與FOR有財務糾紛的企業不只申城鳳凰壹家。
  鳳凰之後,立刻又有其他出行產業相關的企業站出來索要欠款,別人家的咱不管,妳先把欠我的錢還給我。
  好家夥,這些要錢的如果都是真的,那FOR還不得欠五六十億啊。
  FOR不是融資了上百億嗎?
  怎麽這麽快就沒錢了。
  有業內消息靈通人士披露,FOR的流動資金都拿來給用戶退押金了。
  他們試圖用這種方式平息市場的恐慌。
  沒事沒事,我們FOR的財務情況好得很,妳們看,妳們要退的押金我們如數退了。
  都是哪些眼紅的資本造謠。
  挪用資金退押金的目的也確實達到了。
  在悟空單車暴雷的那天,FOR單日債權申報申請多達127040筆,經過幾天的“打臉充胖子”,就是來多少退多少,這股退押金風波終於壓下去了。
  其他共享單車品牌也基本上采取同樣的手段。
  眼瞅著難關就要熬過去。
  卻突然出現了這樣壹件事。
  明眼人都知道,這個行業的暴雷在所難免了。
  2016年下半年,資本如潮水壹般湧入共享單車領域,最瘋狂的時候平均每天有上億元資金咋進去,差不多每個月都有新的品牌出現,五彩繽紛各種顏色都有。
  市場共有近70家共享單車企業,累計投放車輛超過1600萬輛,註冊用戶量超1.3億。
  林冬刷新著新聞網頁,還有喵喵熱搜,果然發現很多新聞和用戶表示,押金已經不能隨申隨退了。
  有些品牌的退押金按鈕甚至都變成了灰色。
  這都不算致命的。
  讓整個行業絕望的是,某單車品牌員工在網上爆料:他們CEO已經離職,99%的員工被裁,實際控制人失聯。
  另有人公開爆料,某單車拖欠12萬用戶的押金2400萬,再加上其他員工工資160萬、供應商的債務1920萬,壹共超過4500萬,而公司賬上只有35萬元。
  無奈之下,只能委托“華夏再生資源發展公司”對單車做回收處理,後者同意以每輛車12元的價格回收。
  真正壹錘定音的是,晚間時分交通部發布“管理辦法”,明確了運營企業不得挪用用戶押金,並對押金、預付款金額做了規定,押金不得超過單車成本的10%。
  連郭嘉都出面了。
  這個行業的問題誰也遮掩不住。
  不過,很明顯是來不及了,大部分的共享單車品牌,不,應該說是所有的共享單車品牌,賬上都不具備償還所有押金的能力。
  申城國際電影節開始的這壹天,町町單車承認資金鏈斷裂。
  下午的時候,小白單車公開尋求接盤俠。
  3Vbike直接宣布破產。
  有小道消息稱,就連號稱共享單車雙雄的膜拜和FOR,都很難在找得到融資了。
  這位爆料的基金從業者表示,昨天的時候,FOR總裁戴維德拒絕了他們基金的估值,具體金額不清楚,但絕對低於幾個月前貓廠撤資之前的那壹輪。
  而今天,戴維德咬牙認了這個估值。
  可惜他們基金已經放棄了進軍共享單車的打算。
  整個資本圈子,這幾天出現頻率最高的兩個詞,壹個是共享單車,壹個是暴雷。
  林老板心情沈重,連安排好的紅毯都拒絕走了。
  互聯網投資圈子發生了這樣的大事,而貓廠也是參與者之壹,組委會也非常能夠理解他。
  有壹些消息靈通的娛樂圈人士也能看出端倪。
  如果不是他從沒公開承認自己的貓主子身份,估計都有人打電話讓他節哀順變了。
  但是他們都搞錯了。
  林冬悲哀是悲哀,但是和大家想的不壹樣。
  大家以為他是為了貓廠沒有徹底撤出這個行業而悲哀。
  實際上,他是因為撤出而沒法趕上虧這壹波大錢而痛心疾首。
  從FOR和膜拜撤資,他賺了八十三個億,去掉所有的成本和獎勵,落到手裏也有六七十。
  而壹旦他之前沒有撤資,這些錢就都砸進去了。
  是的,都砸進去了。
  哪怕林老板屬於投資圈小白,對經濟學也是壹竅不通,他也能看得出這個行業發生了什麽,又即將會發生什麽。
  沒有誰可以全身而退。
  九死壹生啊。
  多好的機會,這輩子都不知道還能不能碰的上這樣的機會。
  之所以說九死壹生,因為這裏頭還是有壹線生機的。
  有人想要逃,但也有人不想逃。
  資本不管盈利,也不管暴雷不暴雷,他們要的是市場,要的是生態,所以會是最後願意接盤的人。
  當然,這個接盤不是沒代價的。
  首先是估值,就拿膜拜來說,早在幾個月之前,也就是貓廠退出的那壹輪,估值就已經接近了三十億美元。
  而這壹次的估值,估計很難再超過三十億了。
  再去掉十多億美元的債務,留到壹眾原始股東們手裏的錢會更少,能有十億美元都算是白撿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晚出手,這個估值就會越低。
  關鍵就看胡薇和戴維德舍不舍得斷臂求生了。
  其實,短短壹兩年的時間,如果甘心拿著十多億的巨款功成身退,他們倒也不失為成功人士。
  可怕的就是貪心和僥幸心理。
  林冬現在都想通知裴潛龍去接盤FOR和膜拜了。
  開價越高越好。
  可惜,系統不允許。
  這個行業已經崩盤,妳非要頭鐵的鉆進去,這就說不過去了。
  畢竟當時撤出的太幹凈,FOR和膜拜裏頭壹點也沒留,就算說想要進去救場都沒人信。
  幸好之前讓裴潛龍去回購壹部分嗨嘍的股權。
  也不知道他完成了沒有。
  如果在暴雷之前就完成,那還真是壹件好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