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考验

甘田

家庭乱伦

第一章 发迹<br /> 富豪张山体态适中,身价万贯,且有三个身份证,可谓狡兔三窟。但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十七章

人性的考验 by 甘田

2018-5-28 18:49

第十七章 弄潮
  张山终是没有点上返回键,他选择留在了九重天。他的心情是巨烈波动的,他想回去了却与叔叔、姑姑们的恩怨,只是现状不能遂他的愿。他的心进入了忏悔,他开始反省,那些昧良心的事,一桩桩一幕幕的在眼前呈现。
  他几乎不与人谈起的一件天大的缺德事,就是弄潮的第一件事,也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他以主管局工作组组长的身份进驻一家大集体的电扇厂,以特权方式将这个风靡全国的企业修理的支离破碎,而他却以尽职尽责为业绩衣锦荣归,由科员晋升为副科级。
  他清晰的记得,他的魔爪踏进那个厂时,那欢迎的横幅是高高的挂起,一对移动宣传牌分别书写着热烈欢迎局工作组进驻我厂!祝领导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他深深地领受着那有着时候气息的热情,高高在上的与这企业的党委书记和厂长握过手。
  “欢迎张组长来我厂指导工作!”书记欠身的说。
  “我们的一切听张组长指挥!”厂长紧接着说。
  “我是来学习的。”他身子向后仰的表示。
  那时刻他是踌躇满志的,所有的人都恭维着他,他感叹权力是最美好的东西,就连老油条的书记厂长都不得不恭维他,将他视为上菜。在当然的接风筵席上,在全市最好的酒楼,书记那近似于肉麻的祝酒词:“。我们年轻有为的张组长,是党的声音的代表,我们跟着张组长勇往直前,开创出辉煌灿烂的未来。干!”那喷着酒气的氛围让他欣喜若狂。
  场面上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张山是完全的陶醉了,找不着北的说了这样一通话:“。我、我就是来给工人阶级作主的。工人阶级就该吃苦在先,享受在后。来!干了杯中的酒。”就象战役总指挥发布总动员令那般豪迈。
  按说集体企业是不该由此大动干戈的,因为这些集体企业的职工与全民职工相比,就是二等公民,也就是国家在经济上不管的公民。虽然经济上不给予支持,又一竿子插下去,终有一点逻辑上不通。其实细究下去道理就通了,城镇集体经济经过计划经济时期已经是似是而非,其经济结构已经是国家财政的一部投入和银行的一部贷款,已经形成非私人档次,其职工就象无国籍人那样。
  在这无国籍人群中,他就是钦差,生杀予夺就一句话。上班的第一天,他就将一位长相不漂亮的,又与车间主任吵架的女职工开除了,显示出钦差大臣的煞力。
  他信奉权力集团,即主宰和被主宰。主宰者肯定的恃强,于是他派人到什么地方学习,弄来等级制的制度,颁行股级、科级、厂级工资制度,那是成倍的差额。于是他受到了多级领导的表彰,成了改革开放的先锋。
  他无比的春风得意了,谁都想当干部,谁都想巴结他。他是整日里人生几何,对酒当歌。
  他的率先垂范很快在轻工系统辅开,干部们没有不喜欢差别制度的,还喊出了颠倒黑白的口号:“干部吃苦在先,群众享受在先!”哎呀!真是历史的绝作。轻工系统二十几家企业进入全面的顺应潮流,开始所谓的横向联合,企业的头头脑脑们是今天你个企业请客,明天他个企业请客,天天的花天酒地。
  如此的干企业没有不亏的道理,没有谁真正的谋划企业的利润,反正报表造好了就足够。什么产品的成本核算,产品的质量没有谁给予关注,只要请客送礼到位,那才是所谓正理。
  其实八十年代末已经进入到企业更新换代的生死博弈阶段,稍稍有点公心者就能把握住机会,走上真正的辉煌之路。可是,他张山没兴趣劳神费力,他在当地政府图名声的造势中,提出了苦干一百天,产量超百万的口号。全厂上下在他那圣旨般的造势下,开始了不讲质量的蛮干。当时的电风扇市场已经饱和,大规模的生产滞销产品无异于自杀。他张山可不管这些,他也用不着管这些,起码他的正工资不在这里发。他大生产的事迹是连篇累牍的上报,据说那记者是他的酒友。市领导对轰轰烈烈的生产是重视的,那是面子工程。幸亏那时不讲GDP,要不然什么局党组、什么市委,当时就不体面。
  盲目生产的弊端很快展现开来,仓库开始大量积货,资金链进入问题状态。在一次中层干部会上,有一位大集体职工的中层干部担出:“我们不能再这样生产了,市场对电风扇的需求量与生产量相比较是供大于求,如此我们的资金链将断裂。我们应该考虑生产转型,将现在很有限的资金用于新产品的开发,生产空调或电动自行车之类的产品。”
  他张山的脸色是完全拉下了,“你这是投机主义,你知道吗?”他虎着脸说,“局党组有专门会议精神,大力发展生产,为国庆四十周年献厚礼。市委也对我们的生产给予了肯定,这还不足以证明我们的生产是是正确的吗?你这位同志是大集体职工出身的干部,还是政策水平比不上全民的同志。我们请全民的同志说说看法吧。”
  此为集体企业的一个怪现象,其管理人员大多从国有企业调入,以水平更高为由,进入集体企业的管理圈,那怕是国企的一个普通职工过来,也是高一格的。
  全民制的管理人员在钦差大臣的指示下进入发言了,“党委作了决定的,什么人都得执行。”一中年全民制中层干部说,“我们这些国家职工就是要为国家着想,就是要响应局党组,响应市委的号召,就是仓库放不下,租老表的房屋也要上。”那语言是铿锵有力,颇似布尔什维克的中坚力量,只是那每生产一台几块钱的干部提成费是只字不提的。
  前面发言的那大集体中层干部,全身都颤抖了起来,他愤怒的指着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员,声音发颤的说道:“仓库装不下了租房也要上,啊!你们是崽卖爹田不心疼。我们这些大集体职工上至爷爷,下至孙辈都靠这个厂子赚饭吃,你们拿着我们的本钱蛮干,让我们的流动资金变成废铜烂铁,你们安的什么心?”他的眼睛充血至通红,恨恨的调整过内息后,继续说道:“你们这些人,大都编制不办过来,为什么?不就是想这个厂一坍塌就走人吗,你们狼心狗肺。”
  会场一下乱了,有人露出了同情的眼光,有人露出了邪劲的眼光,大多显露出茫然。他张山那是恼火到了极点,这不搅他的局吗?此时书记不急不徐的站起来了,朝予会人员压了压手,说道:“同志们!我们都是干部,不能吵闹。我们可以发表意见,只管说。我们的制度是民主集中制,最后还要集中嘛。我要强调的是,党的话是一定要听的,也就是局党组的话,市委的话是不折不扣的要听,否则就不是党员。所以说,同志们!张组长就是党派下来的,就是代表党的。所以,我们要听张组长的话。”书记落音的时候还不忘对他张组长点头哈腰的,他张山是感受着的。他接着就说道:“同志们啊!党委书记说了,那就是党的声音,我们义无反顾的奋勇向前。大战一百天,创历史新高,突破一百万台。同志们!党用我们的时候到了,谁要拉后腿就坚决消灭他。”
  谁也没有再提出反对意见,会议一边倒的通过了他张组长想要通过的东西。
  第二天,厂办、政工科、工会就成立了联合宣传报导组,大红标语是铺天盖地,生产先进者是一一上到光荣榜上,确有群情振奋的味道。
  在红遍厂区的氛围中,近中午的时候,宣传栏上贴出了大白纸的通告,那是特别扎眼的。拿着饭碗奔食堂吃午饭的职工就里外三层围上了,议论声开始沸沸扬扬,怎么?这电扇厂的创始人被脚洗一次净了。唉呀呀!真是大有来头。
  面子是有用的,在方方面面的造势下,他向银行申请了三百万的贷款,银行当然不是吃素的,提出了以厂子作抵押,他兴颠颠的就签了合同,什么集体企业由职工作主的法律规定成了屁话。稍有常识的人是不会签这样的合同,这叫杀鸡取卵,而且是尸骨不保,几百职工的基业转手易人。
  三百万不是什么大数,在败家子手里,或者是中饱私囊者手里那是转瞬之间。广大职工是看不明这道道的,他们只知道弄来钱就是能耐,至于钱的走向他们管不了,要不要还他们想都不去想。
  三百万是一管兴奋剂,职工的热情是一浪高过一浪,所谓干劲冲天。铸造车间那是峰火连天,金属火星溅到人身上也没人犹豫一下;精工车间犹战争中的兵工厂,是开足马力十二分的上;油漆车间是玩了命,二甲苯的浓度已经刺人眼痛,也没一人下火线;装配车间更是连轴转,调整锤砸伤了手指,也没人哼一声;质检部门倒是干净了,无一不合格,是岂有此理到了极点。局外之人那是一目了然,这厂子的职工是拼了命的砸自己的饭碗。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