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國

莊不周

歷史軍事

初平二年,秋,廬江舒城。 孫策忽然翻身坐起,空洞的眼神瞪著被晨曦照白的窗棱,壹動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136章 改變

策行三國 by 莊不周

2019-5-17 15:01

 應荀諶之請,郭嘉安排了壹次二百石試射。閃舞小說網模擬城門還沒修好,所以只能看看命中率。
  命中率與郭嘉說的有些距離,第八次試射才命中目標。不過郭嘉和輜重營的射手們都沒什麽表示,他們很平靜,射手們聚在壹起有說有笑,不時冒出壹些荀諶聽不懂的術語,郭嘉則帶著荀諶上了車,趕往下壹個目的地。
  “想去哪兒?”郭嘉說道。
  “聽說平輿的軍械很堅利,我想去看看。”荀諶臉色有些白,神情不是很自然。
  “看可以看,但是妳應該看不出什麽門道來。如果要我推薦的話,我推薦妳去水師大營,看看我們的新船,絕對和巨型拋石機壹樣震撼。”
  “反正也不著急,先去看鐵作,再看水師。”
  “好。”郭嘉也不堅持,敲敲車壁,通知車夫去鐵作。
  荀諶慢慢恢復了鎮定,他笑笑。“奉孝,那巨型拋石機的威力是不小,可是命中率沒妳說的那麽高啊。”
  郭嘉垂下眼皮,看著手裏的竹杯,沈默了片刻。“友若,這個問題可能有點復雜,我未必能給妳解釋清楚。如果妳想深入了解,最好是去找徐公河。不過他未必肯見妳,還是我給妳簡單解釋兩句吧。閃舞小說網巨型拋石機所說的五中壹、十中壹並不是指每五次發射就壹定能中壹次,而是指壹種可能性。如果我們試射幾十次、幾百次,結果會和五中壹、十中壹非常接近,但是試射幾次時,偏差會比較大。”
  荀諶皺著眉,沈吟不語。郭嘉說的,他能懂壹些,但又不是完全懂。他懂壹點算學,但沒研究到這麽具體的問題。
  見荀諶這副表情,郭嘉估計他沒聽懂,接著說道:“我們打個比方吧。如果試射壹次,那可能有兩種結果。中,或是不中,對不對?”
  “對。”
  “那我們能不能說,巨型拋石機的可能性是二中壹?”
  荀諶不假思索地搖了搖頭,不過他明白了郭嘉的意思。幾次試射不能代表命中率,郭嘉並沒有說謊,只是這次試制次數不夠,偏差有些大。如果次數足夠多,這個數字會越來越逼近郭嘉所說五中壹、十中壹。不過,在戰場上也未必有機會驗證這個說法,就算偏差再大壹些,比如說三十中壹吧,哪怕前面二十九次都沒有命中,只要壹次命中,城門必破無疑,也不用接著試射第三十壹次了。
  對這壹點,不用郭嘉強調,他也能堅信不疑。35xs
  按照剛才試射時的速度,試射三十次大概也就是壹天時間。換句話說,孫策如果用這種巨型拋石機攻城,壹天之內就可以破門。這是壹個堪稱驚人的能力,壹旦出現在戰場上,這可能會改變整個攻城戰法,而盱眙城很可能這次改變的見證者。
  荀諶越想越多。其中壹點就是剛才用的鐵彈。那些鐵彈表面坑坑凹凹,顯然用過不止壹次。如此猛烈的撞擊,通常鐵彈根本承受不住幾次,就算不裂為幾塊,也會崩掉壹部分。可是那些鐵彈除了表面的小坑幾乎看不出有大塊崩裂的痕跡。這麽大的鐵彈是不可能用百煉鋼的技術進行折疊鍛打,只能澆鑄。如果鑄造的鐵彈都有這樣的韌性,那平輿生產的軍械就更不用說了。
  這都是技術差距啊。荀諶越想越緊張。他看著對面泰然自若的郭嘉,有點相信郭嘉的誠意了。郭嘉的確沒有說謊,他們的確有速勝的能力,孫策不答應劉和的講和,只肯接受劉和的求和是有底氣的,絕非狂妄自大。當然,有實力未必就壹定有施展的機會,時間是關鍵,如果袁紹攻擊豫州的行動足夠迅速,孫策未必有時間騰出手來攻擊劉和。這可能就是孫策要逼劉和投降的原因所在,否則他完全可以兵臨城下,臨陣迫降,而不是用這樣的方法給他施加壓力。
  劉和還有機會。
  荀諶暗暗寬慰自己,有意無意地與郭嘉說起了閑話,借以平復自己剛才被巨型拋石機激起的波瀾。
  ——
  孫策走進軍謀們的船艙,看了壹眼,沒找到郭嘉,便問了壹句。“仲嗣,郭祭酒還沒回來?”
  當值的張承站了起來,躬身道:“還沒有,將軍需要我去請他嗎?”
  “不用,有沒有新消息來?”
  “暫時還沒有。不過祭酒吩咐過,這幾日有重要消息到,壹到就給將軍送去,不準有耽擱。”
  孫策點點頭。既然郭嘉已經安排好了,他就不用擔心了。他麾下軍謀雖然有三十多個,但有經驗的軍謀大多因功陸續分配到各部去了,剩下的人以新人居多,真正能把關能力的還是郭嘉和龐統。閻行成親,龐統看得眼熱,也盤算著趁這次休整把親結了,這兩天趕去南陽了。郭嘉去和荀諶交涉,他手下就沒有人掌握機密,只能由張嗣暫時頂上。
  孫策也是難得有空,和張承聊了幾句。“在平輿還適應吧?”
  張承不卑不亢,從容回答。他們舉家遷到平輿有兩年多了,生活得非常安定。張昭做汝南太守,沒什麽突出的功績,但也沒出什麽大亂子。去年劉和入境,算是壹場大劫,張昭原本打算引咎辭職,卻被孫策否決了。他們兄弟也過得很安定,他的弟弟張休還在讀書,他早兩年,已經出仕了,在太守府做了幾個月,現在又被孫策招到軍謀營。他剛接觸軍事,有很多東西要學,不過他年輕,腦子靈活,又能吃苦,學起來很快,這才兩個月時間就被郭嘉提拔為當值軍謀。
  “令尊還滿意吧?”
  “家父很少誇獎我們兄弟,不過不批評就是誇獎,我想他應該是滿意的。”張承難得地笑了壹聲:“不過他真正滿意的還是我從兄。”
  孫策很驚訝。張承的從兄張奮不喜歡讀書,卻喜歡機械技巧,去了壹趟南陽後,不顧張昭的強烈反對,放棄了經學,壹心投入木學研究。他進步很快,兩年前就做了黃月英的助手,負責新船的監制。黃月英去吳郡後,他去吳郡數月,幫助黃月英帶出壹支工匠隊伍後就返回平輿,現在是平輿木學堂的負責人。
  張奮的成績很好,但張昭卻對他當初的決定壹直不快,聽說有近壹年時間都沒和張奮見面。現在聽張承說張昭對張奮最滿意,孫策很好奇,也想多聽聽原因,他很想知道張昭改變態度的根本原因。照理說,張昭這個年齡和地位的人是很難改變觀念的。
  “說來聽聽。”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