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第二戰:糖業角力
超級農業強國 by 淩煙閣閣老
2022-9-11 21:40
“對手的根基比我們深很多!”這是王昱業在電話裏給齊政的匯報。
競爭對手豐益國際在澳大利亞市場深耕多年,對當地糖業滲透頗深。壹經報價就獲得了CSR集團董事會的支持,還差點獲得了董事會的排他性邀約。
相比之下,嘉谷雖然在國內與益海嘉裏鬥得不分上下,但在國際農業並購領域“資歷”極淺。
嘉谷國際第二次報價提升到17億澳元之後,豐益國際跟著也報價17億澳元。但很顯然,同樣的報價,嘉谷國際被CSR董事會拒絕了。
豐益國際的意思很明顯,嘉谷若想繼續並購,繼續提高報價唄。
“不能與豐益國際陷入無止境的燒錢遊戲中!”王昱業皺眉道。
雖然論資金實力,豐益國際更為雄厚。但在單壹項目上,嘉谷國際其實是無懼的,只要不是傻子,沒有誰會無休止地加價。
但問題是,即使是同樣的報價,CSR集團董事會也只會偏向於豐益國際,這點對於嘉谷國際來說太不利了。
直至王昱業率團隊深入了解澳大利亞的糖業以後,發現,嘉谷國際這個“新手”並非沒有實現逆轉的可能。
信心首先源於澳大利亞糖業特有的體系。
在澳大利亞,可以把糖業產業鏈粗略分為“種植—加工—出口貿易”三個環節。其中,種植環節的主體是糖農。在甘蔗種植區,糖農租政府土地種植甘蔗,有點類似於我國的“包產到戶”。
在加工環節,則由大大小小的糖廠來完成,但澳大利亞的特點在於,許多糖廠都有甘蔗種植者的股份,因此,糖廠的收益是由糖農憑股份多少與糖廠共同分享,且通常是糖農占2/3的收益。
這造成了壹個現象,即許多糖廠的股權結構極為分散。例如,CSR糖業公司,就有壹半股東是糖農。
於是王昱業馬上更改了並購策略,帶著團隊壹戶壹戶拜訪CSR糖業公司的“散戶股東”,介紹嘉谷的情況,更重要的是,了解他們的需求。
豐益國際的李立承很快得知了王昱業的新動向,不由得嗤笑:“新手就是新手,這麽多的糖農,是他能壹壹打動的嗎?”
澳大利亞糖廠的這種股權結構,也令他都頗為頭疼。但國際糧商采取的做法都是“抓大放小”,主要做公司管理層的工作。如果收購成功,也計劃將甘蔗農控制的糖廠合並,成立壹個大型的糖業巨頭。這樣,也符合國際糧商整合同類資源、做大規模的壹貫思路。
更何況,豐益國際與CSR集團董事交情更好,更容易成事。
不過這倒是給了他壹個啟示。
雖然嘉谷國際沒有國有成分,但是他們“嫩”啊,只要糖農們意識到這點,嘉谷國際做再多也是無用功。
很快,當地媒體就出現了對嘉谷國際的質疑聲:“試問,這樣壹家沒有什麽任何國際糖業並購經驗的企業,甚至沒有糖業經營業務的企業,收購CSR糖業是用來練手的嗎?誰能保證他們不會將我們最大的糖業公司經營得壹塌糊塗,從而弄丟了我們的工作?”
而豐益國際則適時發布聲明稱:“在其主要的市場國家中,比如亞洲的印尼等發展中國家,其食糖的消費量仍遠遠低於發達國家,且需求量巨大。因此,豐益國際希望運用此前在其他農業領域的成功整合經驗,並利用自己在亞洲多國建立起的強大的市場網絡渠道,建立起強大的糖類業務……”
……
如果王昱業知道李立承的嗤笑,肯定毫不客氣地反諷:爾等生活在彈丸之地的屁民,豈見識過“深入群眾、發動群眾”的威力?
也是在接觸當地糖農之後他才發現,嘉谷國際的經驗不足,有時候不但不是劣勢,還是某種程度上的優勢。
國際糧商自己的產業結構和布局是比較完善,但他們也因此具備整合以後拋開當地企業自己單幹的能力,這壹點是當地人最擔心的。
“我們嘉谷國際在澳大利亞的根基不深,根本不用擔心形成多年的利益結構被我們改變。”王昱業很耐心地去做安撫工作。
王昱業表示,嘉谷國際尊重當地方方面面的利益結構,包括政府的利益,行業的利益,社區的利益……
譬如,澳大利亞的甘蔗種植者往往聚居壹處,代代相襲、子承父業,且不受工業文明之誘惑,並不羨慕外出去打工。正因此,他們非常看重自身利益的保護。
另壹方面,由於當地甘蔗種植者老齡化嚴重,當地州政府也希望更年輕的壹代繼承父輩的技藝與傳統,但新生代種植者缺少設備投資,面臨著無地可種的困境。
王昱業當即表示願意資助,並會在收購要約中提出了擴大甘蔗種植面積,支持吸引年輕壹代投身甘蔗種植的主張,受到了社區和糖農的歡迎。
也幸好是認真細致的溝通工作,否則,王昱業都不知道,很多當地人剛開始是覺得中國都不是說英語的國家,怎麽和他們做生意?
文化認同什麽的,他玩得最溜了。
為了贏得更多股東的支持,在王昱業的策劃下,嘉谷國際澳糖收購團隊的工作人員對他們展開了“柔性攻勢”。
舉辦股東吹風會、冷餐會和家庭面訪等形式,向股東們宣傳嘉谷國際的主張,增進相互間的了解。為了拉近與糖農股東們的情感距離,團隊工作人員也入鄉隨俗,學會了如何看懂橄欖球賽,能夠分辨英式橄欖球和聯盟式橄欖球的規則差異,在酒吧和糖農股東們壹起喝酒狂歡……
“柔性攻勢”卓有成效。後面當媒體繼續抨擊嘉谷國際的時候,壹些糖農甚至會站出來說:“為什麽不能與中國人合作?”
更明顯的體現是在第三次報價後,嘉谷國際報價17.5億澳元,同時承諾建立嘉谷國際、獨立董事、蔗農三方的平衡董事會結構;保持CSR糖業管理架構的穩定和經營自主權,公司將繼續由現有的管理團隊管理等。
這次,輪到糖農股東投票否決了豐益國際同樣是17.5億澳元的要約報價。
李立承壹口氣差點喘不上來。
王昱業呵呵直笑,“農民路線”可是經過偉人實踐的偉大戰略,敢不把他們當回事?分分鐘就不把妳當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