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農業強國

淩煙閣閣老

都市生活

2001年,對中國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壹年。
7月,經二輪投票,萬眾矚目的2008年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52章 核心種豬場和瀕危土豬

超級農業強國 by 淩煙閣閣老

2022-9-11 21:40

  在離越、岷、贛三省交界處不遠的壹處封閉之地,嘉谷農牧的壹個核心種豬場用最和諧自然的方式嵌入在青山秀水之間。
  這是嘉谷系養豬業“爆種”的最大底氣之壹。
  然而,前來考察情況的齊政壹行卻被攔在了3公裏外的隔離區。
  “齊董、李總、陳工,還有魏助理。就妳們四人申請入場,我看壹下,嗯,生物安全經理已經批準,允許進場。”壹位工作人員看著登記信息,再逐壹打量了齊政壹行四人,面無表情道。
  “我提前說明壹下,所有的物品都不能帶進場內,包括手機及錢包,那邊有櫃子可以寄存。等壹下妳們要先去進行樣品采集,對手、頭發、鞋子進行采樣檢測;采樣後開始執行消毒、洗澡,換鞋、更衣之後,再隔離48小時,以確保檢測結果無異常,然後再允許進場……”工作人員如同壹個機器人壹樣,不帶感情並簡潔明了地交代著生物安全管理要求。
  “……”
  壹直到隨身物品寄存區,董事長助理魏明童鞋才緩過神來,喃喃道:“這家夥是機器人嗎?他剛才絕對沒有壹絲情緒波動……”
  魏明也算是跟著齊政上下跑了嘉谷不少部門,但知道齊政大老板身份卻完全視若無物的嘉谷員工,老實說,這是第壹例。
  嘉谷農牧的李東亮卻是笑了,還表揚道:“妳還別說,這種鐵面無私的員工,放在其他地方可能都不討喜,但放在生物安全管理的第壹線,再合適不過了。”
  齊政和陳建章都贊同地點點頭。
  在場四人中,只有魏明是第壹次來,所以李東亮也對其多交代了幾句:“我們這是進入豬場之前的消毒和隔離,但是,通過這壹關,我們只能算是進入了豬場。如果要進入豬場的生產區,同樣的,還需洗澡、更衣並再次隔離至少24小時,後面才能說可以在主場內自由活動,不對,不能說是‘自由活動’,因為裏面還有不少‘禁區’,非工作人員不能進去……”
  “整個豬場內外,是遍布各個角落的近800個監控攝像頭,其中還有不少攝像頭具有人臉識別功能,可以說,陌生人別說貿然闖入了,就算是被允許進入的人,像我們,如果貿然踏足‘禁區’,都會觸發警報的。所以,記得別亂跑……”
  魏明聽得直楞神,忍不住驚嘆:“這真的是……最嚴苛的非瘟防控等級了吧!”
  “魏助理妳這就說錯了。”李東亮呵呵壹笑,道:“這可不是什麽非瘟防控措施,只是這個育種場的正常生物安全管理措施。這麽說吧,從這個育種場建成的第壹天起,就壹直按照這樣的嚴格的防控標準執行。”
  “瓦特?”魏明眨眨眼。
  非瘟之後,他不是沒有見識過啟動防控的嘉谷養豬場,但不怕說,同是“最高等級生物安全措施”,比起這壹次的繁瑣和嚴苛,還是有壹定距離的。
  但這居然是“正常”標準?每進出壹次豬場,都要經歷壹次比醫生進手術室還要嚴苛的消毒程序?在這個豬場工作的員工該是怎樣的心情啊。
  來之前魏明已經做過了解,種豬業是養豬業的龍頭,核心育種場也是嘉谷農牧養豬體系最神秘、最具有技術壁壘的“利器”。但再沒有比這壹刻,更讓他意識到這個種豬場“核心”到什麽程度的了。
  魏明壹邊將所有的隨身物品放入寄存櫃,壹邊苦笑道:“如果不是事先做過壹定了解,我還以為我們要來的是什麽瀕危動物保護區呢。”
  “妳這麽說也沒錯。”另壹邊的嘉谷實驗室老大陳建章插嘴道,“這可不就是壹個瀕危豬種保護區嗎?”
  “豬……瀕危?”魏明再壹次楞住了。
  事實證明,對於這個在嘉谷養豬體系中最神秘的豬場之壹,魏明事先做的“功課”還有所不足。
  齊政卻是知道的,陳建章沒開玩笑。
  這裏是育種場,但也是壹個瀕危豬種保護區,甚至可以說,這是中國最大的土豬“保護區”之壹。
  在外行人眼裏,育種工作是壹項相對神秘的工作。
  但說穿了也就那麽壹回事。
  譬如生豬育種,最簡單的來講,就是選擇出優秀的個體留作種用,使後代的生產性能優於他們的父母。不斷的重復這樣的過程,使得豬的生產成績穩定的提高。
  “長白”、“大約克”、“杜洛克”,這三個洋品種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生產商品豬的豬種,壹般來說,育種工作最核心的工作對象是分別對這三個純種豬進行改良提高。
  但是,嘉谷怎麽會忽視我們國家堪稱世界上最豐富的豬種資源呢?
  豬肉天天吃,但大部分國人並不知道,自己吃的豬肉都是“洋豬”血統。新壹代的年輕人中,到底吃沒吃過真正的土豬,他們自己都不知道。
  不過,大部分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因為,不少土豬別說上市了,甚至已經到了瀕危滅絕或已經滅絕的狀態。
  豬,也成了珍稀動物?
  答案是肯定的——88種地方豬種中,只有13種屬於正常狀態。拋開數量急劇下降的不說,像項城豬等4種豬種已經滅絕,另外有31種處於瀕危滅絕狀態。
  例如大名鼎鼎的制作金華火腿專用的金華豬,母豬數量從1980年近25萬頭降至現在的壹萬多頭,所以現在市面上還賣著的“金華火腿”,很多估計是沒資格叫這個名字的。
  這還算好的。像越省大白花豬,母豬存欄量從八十年代的1.3萬頭下降至現在的幾百頭;八眉豬、成華豬、內江豬等,現存數量壹度都不過三位數。
  “前些年,情況最危急的時候,壹些瀕危豬種只剩幾十頭甚至十幾頭,真心比大熊貓還要稀少。”陳建章回憶往事,都唏噓不已:“我們的土豬啊,都是在非常艱苦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繁衍千年,傳承至今。但逃過了物競天擇,卻差點逃不過市場選擇。現在引進的白豬,看似長得快,但基因單壹化,就更容易在某壹種疾病來襲之時,被壹鍋端了……”
  這話讓其他三人想起當下在國內“橫掃千軍”的非瘟,同樣唏噓不已。
  當然,不是說土豬就能抵抗非瘟,但毫無疑問,土生土長的土豬品種,抵抗不良環境的能力和抗病力都要強壹些。
  現在來看,對於地方豬的保護,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這壹點上,嘉谷農牧是走在了所有養豬企業的最前面。
  “我沒記錯的話,在這個種豬場內,瀕危滅絕的地方豬種有16個,對吧?”齊政回憶了壹下,轉頭問道。
  “對。”陳建章的情緒突然高漲了起來,笑道:“說起來,我們的保護工作還是卓有成效的。像臨高豬,當初只有壹公壹母,經過保種育種後,已經突破了壹百的數量。當然,這壹豬種的首要任務還是維持其現有性狀,盡量不改變現有的外貌和生產性能。而像越省大白花豬,種群規模已經擴大了,可以與外種豬或其他品種豬進行雜交育種了……”
  “行了行了,老陳,知道都是妳們研究團隊的功勞。進去了都能看到的,現在趕緊去消毒隔離吧。”李東亮打斷了陳建章即興的“自吹自擂”,催促道。
  陳建章啞然壹笑,隨即聳聳肩。
  四人於是不再多說,各自去淋浴更衣並執行隔離。
  又經過兩夜壹個白天的隔離後,幾人才正式踏入種豬場。
  魏明第壹次來,入場壹看,重山疊翠,碧波粼粼;連綿的豬舍和辦公樓,融合了徽派建築元素;集山水之靈氣,恍若皇家園林式豬場。
  身後則是李東亮帶著笑意的介紹聲:“小魏啊,歡迎來到中國第壹大種豬場。在妳面前的,是存欄20萬頭種豬,占地高達兩萬余畝的超級種豬繁育場!”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