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101章 不怕人多活更多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翌日,陰,北風。
  呼嘯的風聲中,整個長安城似乎都在述說著平康坊中的事情。
  壹首首詩,只要認識幾個字的人,就極力去找人問和背。
  尋常的百姓依舊忙碌,詩再好,與他們無關,當不得飯吃。
  每日裏往城中送柴火的樵夫們少了,壹般情況下是打兩到三天柴,然後運到城中壹次。
  如今是打兩到三天柴,運壹次,就不再打柴,而是去幫忙運石炭。
  城中的人多數開始燒石炭,石炭比柴火耐燒。
  然後壹個個泥的小煙囪立起來,柴火用來引燃石炭。
  先點燃軟柴火,然後再放幾個劈柴,等劈柴燒起來,加進去石炭。
  早上壹片煙,下午壹片煙,沒人覺得空氣汙染。
  “宋德,準備施粥。”李易穿個薄棉褲,上身是皮大衣,站在外面感受著寒風的凜冽,對管事說。
  “與寺裏壹起麽?”宋德詢問。
  城中寺廟多,每旬會舉辦活動,平康坊的女子們會參與,文人墨客亦去。
  青黃不接與冬天,便施粥,十天壹次,做做樣子。
  “不,叫他們幫忙運煤、打煤坯,殘疾的、生病的,不要錢,其他的壹律以工代賑。”
  李易不想學寺廟,寺廟對讀書人比對百姓好。
  萬壹哪個讀書人熬出頭了,寺廟有事情,總要念個情分。
  普通百姓,在長安生活無著落的只能天天打聽消息。
  今天這個坊的寺廟施粥,趕緊去排隊,明天再換個地方。
  壹碗粥,即便濃稠壹些,挺壹天,也無法幹活,天冷,身體熱量消耗更大。
  “知道了。”宋德點點頭。
  李易溜達著,到收割完的稻田旁邊。
  今年收完稻子和螃蟹,沒種其他作物,來不及。
  他更沒打算種,壹格格的稻田地裏泡上了水,有的上面結了薄冰。
  就這麽漚著,漚到明年再把肥放進去壹起翻,然後還種稻子。
  “明年的林蛙和螃蟹可以全面鋪開,就是大白菜產量不夠高。司農寺……”
  李易自語了壹句,想指責司農寺培養新的種子不及時,又覺得不是司農寺壹個部門的問題。
  沿著田埂走,前面壹大群人,在那裏用鍘刀鍘稻草和麥稈、豆稭。
  鍘成壹寸寸的,好用來配合其他料餵牲畜。
  另外壹些人編簾子,或者從別的地方往莊子上運麥稈、豆稭,然後換壹些谷子回去。
  他看著別人工作,李成器帶壹群護衛趕來。
  “易弟妳這邊人多,都是其他村子來做工的?”李成器發現情況了。
  近千人在那吭哧吭哧幹活,他納悶。
  “都是隱戶。”李易說出實情。
  “隱戶?為何跑到妳這裏?”李成器壹聽隱戶,臉色不好,隱戶收不到稅。
  “因為我叫管事外面說,冬天壹直有活幹,可以搭窩棚,吃的自然不能去食堂。”
  李易道出原由。
  “隱戶沒有籍貫,有的是把地寄掛在別人家裏,租出去,收壹石租子的話,留半石。
  然後什麽官府的活都不幹,通常是找同壹個族的人寄掛寄靠。
  另外壹些遭災了、生病了,地就給賣了。
  地都沒有了,拿什麽交租庸調,不玩了,換地方。
  在長安附近找活幹的自然是失去了恒產的人,四處打零工。
  夏天還好辦,冬天難熬。
  我又缺人手,廉價勞動力便有了。”
  李成器聽著回憶壹番:“竟是如此?為兄壹直以為他們是懶。”
  李易不願就這個問題再說,皇親國戚又怎會知道下層人的生活。
  “易弟,不如妳叫他們轉籍或重新入籍。”李成器想到個好主意,至少他覺得是好。
  “然後我負責他們的租庸調?”李易問。
  “呃!”李成器卡殼了。
  他換個話題:“這般多的人,到了更冷時,還有活做?”
  “多少人我都能給找到活幹,冬天我叫他們女的織補、男的運輸,孩子們賣報。
  會雕版的,或機靈的,都給我雕版,我有好油墨,我要印報紙。
  報紙也賺錢,長安城中識字的人比別處多。
  我要建個大的造紙作坊,缺人,很缺。”
  李易介紹起冬天莊子裏要做的事情,有得忙。
  “報紙是邸報?為兄倒是能拿到各地的邸報詳情。”李成器很自然地想到了邸報。
  李易嚇壹跳,紅頭文件能隨便印出來給百姓看麽?
  “不必,弟這報紙與邸報不同,是娛樂報。”
  李易趕忙拒絕,收集朝廷和各地的往來情報,屬於間諜罪吧?
  “待制出來時,定要讓為兄先看。”李成器想不通,說著拉起李易的袖子,去看隱戶們幹活。
  鍘刀的地方,隱戶們壹只手上套了壹個帶口的木板。
  只要壹合攏,木板就夾住壹捆稻草或麥稈上,向前壹送,正好壹寸的長度,進到鍘刀中。
  鍘刀落下,稻草被鍘斷,拿稻草的人兩手相後移動,再壹卡。
  “易弟,這個木片慢,上面還有壹個斜的,不如摘下來。”李成器看過府中馬夫鍘草,指點李易。
  “我是怕他們鍘到了手,我還得給他們治。換到別人的地方,鍘了手,主家不管。
  我是醫,我難道眼睜睜看著?或叫他們找別的郎中?要麽花錢找我給治?我還能賺壹份錢。”
  李易當然知道慢,可是安全。
  指頭要是給切掉了,憑他現在的本事,接能接,接完不能用。
  而且接也很費勁,費藥、費時間。
  送稻草鍘的人,擡起頭,剛要說話,李易只壹指要落鍘刀的人:“別動。”
  負責鍘刀的人停住。
  李易沈著臉:“我怎麽說的?怎麽叫管事與妳們說的?幹活的時候鍘工看著進料工,進料工走神,鍘工立即停。
  還有妳,管事怎麽說的?想說話的時候把手松開,拿到身側。
  還想不想繼續在莊子幹活了?再叫我發現,離開莊子。”
  兩個被訓的人跟鵪鶉似的,壹動不敢動,周圍幹同樣活的人紛紛停下,這才敢看熱鬧。
  “要說什麽?”李易問想說話的人。
  這個大男人差點哭了,咽了下口水:“我想說李東主是善人,怕我們傷到手。”
  “嗯!”李易這個稱贊接受了,轉而溫和道:“所以妳們更得聽話,把安全條例記牢,少給我這個善人添麻煩。”
  轉而他又說道:“不過我想到個又不傷手又鍘得快的法子。”
  他來到鍘刀旁邊,邊比劃邊說:“制作壹個長條槽子,槽子壹端是鍘刀口,把稻草放到槽子裏,從後面壹推。
  後面推是個木片,帶桿子,人抓著桿子推,節省了鍘草的調整時間,又不用怕碰了手。
  對,就這麽幹,找工匠做壹個試試,若是好用,大家都用。”
  身後跟著的太監褐巖轉身跑了,去找工匠,拿木板和工具過來。
  李成器站在那裏愕然,這都行?說著說著就想到個新個辦法?
  若是行,回頭在府裏給馬夫用,本王對下人實在是太好了,刻意給馬夫想辦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