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530章 打破壟斷另法出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李成器從戶部出來的時候,下巴恨不能對著天。
  胳膊下夾著算盤,走路看著像在飄。
  後面畢構恭送出來的,手上還拿著幾張紙。
  “臣多謝宋王,宋王大才。”畢構站帶了門外,又高喊壹嗓子。
  其他人納悶,宋王作甚了?
  “好說好說。”李成器的腳步繼續飄,飄向遠方。
  畢構看著張張嘴,又忍住,搖搖頭回屋。
  不長時間,走錯路的宋王又轉回來,重新找個方向離開。
  戶部尚書辦公室裏,畢構命人找來壹把算盤,對照著表格上的口訣練。
  “算斤兩用上面的兩個珠子,算其他的用上面的壹個珠子,口訣背前面的壹樣,後面的額外有變化。”
  畢構邊看邊嘟囔。
  他發現口訣太管用了,此口訣壹出,各守著秘密用算盤的人那秘密就沒用了。
  半個時辰,畢構把口訣全給背下來了,轉頭他帶著算盤和表格去政事堂。
  他壹到地方,三個宰相從各自的辦公室中出來。
  “可得到解決之法?”盧懷慎最先出聲。
  “李易答應,用以後的稅來抵,如此,戶部占了便宜。”畢構實話實說。
  “報紙的廣告稅他願交?”張說第二個開口。
  “不交,他說他那個錢有用,又與官方驛站、情報、教化有關,應該給予照顧。”
  畢構說此事的時候神色平靜。
  三個宰相幾乎同時點頭,承認報紙的事情牽扯過大。
  說白了,報紙要掌握在陛下手中。
  他們相信,李易說出來廣告費有用,必然不會為李家莊子牟利。
  “好。”姚崇同樣舍不得直接從戶部撥款給李易,壹大筆錢呢,戰事還未結束。
  “三位可是會珠算?”畢構說著把算盤嘩啦兩下,歸位。
  三人:“……”
  中午吃飯的時候,四個人壹起跑到李隆基那裏要求共同進餐。
  李隆基給了面子,順便把魏知古叫上。
  來的時候魏知古空著手,姚崇四人則每人腋下夾壹把算盤。
  “諸卿是要與朕算賬?”李隆基瞧著納悶,開壹句玩笑。
  “陛下,李易大才。”畢構從袖子裏抽出幾張紙。
  “朕知道。”李隆基更疑惑,李易的才華還需要妳們壹次次提?
  魏知古在旁邊發呆,不明白四個人出了什麽問題,難道是得罪李易了?
  “陛下請看這個。”畢構把口訣表格遞過去。
  李隆基拿到手上看,順口念出來:“壹上壹,二上二……壹下五去四、二下五去三……壹去九進壹,二去八進壹……”
  念著念著,他停了,看想四個人的算盤。
  “此乃珠算口訣?好記、好學。”李隆基終於知道畢構為什麽誇李易了。
  魏知古在那裏說話:“李易又去搶賬房的買賣,自從復式記賬法出來,熟練四柱記賬法的賬房就不吃香了。
  珠算各有竅門,口訣壹出,各賬房,包括學徒,皆能很快學會,甚至尋常百姓亦可看看。”
  “怕不是這樣,此法簡單,諸位可記得九九歌訣?孩子們學,李易可能要在蒙學裏加進去珠算口訣。”
  姚崇對李易比較了解,凡是簡單的東西,必然成為莊子裏的蒙學教材。
  那個李易是要推廣天下,拼音在京兆府已算成功了。
  許多大家族看著幹瞪眼,根本阻止不了。
  拼音帶動的是許多人識字了,即便這代的人無法考科舉,他們還有孩子。
  他們能夠教自己的孩子認字,等孩子考科舉,或者是直接在縣裏尋個小吏當。
  看看考科舉的比例,大部分都是官員子弟。
  其他的也是隔代有官員,然後才是小比例的自己學出來的。
  世家想攔,找不到辦法。
  比如說把報紙全買了,蕃邦厲害吧,壹天三十萬份,李家莊子照樣印。
  “甚好,甚好。”李隆基開懷,吩咐:“快馬去李家莊子問問,有今天制作的血腸沒?有的話快馬帶回來,給諸卿加菜。”
  高力士跑了,別人不放心。
  “午後沒什麽事情,吃火鍋,喝壹點酒。”
  李隆基心情好,準備在工作的時間跟五個臣子飲酒。
  隔天報紙上出現了珠算口訣,果然是壹片哀嘆聲和壹片稱頌聲。
  “師傅,徒兒家中有事,無法再與師傅學習珠算之法,徒兒給妳磕頭了。”
  長安城中,壹個鋪子的賬房帶的小徒弟找過來。
  嘴上說著話,跪在那裏磕了三個頭,起身離開。
  徒弟為了學珠算,壹直在幹別的活兒,師傅不教,得等,等師傅滿意了,才會傳授壹點。
  原來小徒弟也不識字,識字也看不懂九章算術什麽的。
  現在識字了,跟著別人看報紙,很努力地學拼音。
  今天的報紙上出現了珠算口訣,那麽多呀。
  既然師傅不願意教,還學個屁,自己找把算盤,比照著報紙上的自學吧。
  “唉!”當師傅的壹聲嘆息,少個免費的勞動力。
  關鍵是以後想找免費的勞動力也不好找了。
  “李易呀,害人啊。”另壹個有三個徒弟的賬房更難過。
  難過之余,又發現對照著口訣,比自己的那個套方法更好學,連忙跟著改壹改。
  緊接著工盟忙碌起來,許多人要買算盤,自己做,不好磨那個珠子,買起來省事。
  “東主,報紙賣沒了,大家還想買,要不要加印?”
  李易守著壹口蒸鍋,掐算著時間等待的時候,宋德尋過來。
  “是珠算口訣?單獨印口訣,壹文錢壹份,不然成本太高,這廣告費都折算完了,加印也不加錢。”
  李易心疼報紙的成本,既然要口訣,專門印,那些人太懶了,不會自己抄?
  果然,印珠算口訣,別人就很滿意,壹錢壹份,買了收好,有的人甚至買上十份。
  在他們看來,抄的容易出錯,印的保證沒問題。
  而且都迷信了,只要是李家莊子印的東西,學起來比別的時候快。
  比如某某家的孩子,在族學讀書,寫字壹直不好。
  某壹天突然用了報紙的背面練字,不出半個月,比壹起以前練半年的進步還大。
  居然還有很多人信,並且證明自己家的孩子也是。
  甚至有的族學,專門找來報紙給族中子弟用來學習和練字,據說效果明顯,可惜報紙不好找。
  李易不管別人怎麽傳,他新的研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制作罐頭的新方法,不需要再使用瓷瓶了。
  新的器皿需要聯合使用,之後準備看看保質期,然後推廣。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