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434章 生活多彩人成尊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1

  水部官員猛然間悟了,在李家莊子當莊戶,比在朝廷當官員還舒服。
  官員的子女想進朝廷的壹些書院,得看品級。
  李家莊子不用,外人想把孩子送進去,難如登天。
  書院教授的內容跟李家莊子講的課,差別就更大了。
  “唉!某官小位卑,家中娃娃不得蔭,當爹的沒當好。”官員如是壹想,難過不已。
  “東主在編教材,今年等東主回來,發到京兆府先試行壹年,若可,再推廣。”
  莊戶說出秘密,讓官員高興高興。
  水部官員的家住在城南,那壹片後來專門建的官員居住區。
  不少官員買不起長安及左近的房子,租房子又貴,便宜的地方太遠。
  已往每日上班,要早早起來,等下班,很晚才能到家。
  甚至買牲畜買不起,只能自己走。
  妻子於家中看孩子,同時織補、刺繡,以補貼家用。
  品級低,需要早上出來的時候帶上食盒,到工部下轄的水部吃。
  現在搬到城南,免費住房子,還有額外補貼,上班有專門的有軌馬車當班車。
  有孩子自然在長安的官學上課,吃飯也由陛下管,別帶飯了。
  他們又開始操心孩子所學,自己回家要教,卻總覺得比不上李家莊子的娃娃們。
  “李東主出了許多書,用來教育,還要再出?”
  官員剛把壹塊雞肉放到嘴裏,連忙吐出來,發問。
  “東主不在乎別人學得更好,東主所會之博大深邃,豈會在乎些許皮毛?
  東主眼下所傳之術,乃滄海壹粟,學會了,也僅僅知道天高地厚罷了。”
  莊戶壹副我沒裝逼的樣子跟官員說。
  官員:“……”
  他頭壹次發現天高地厚是這樣用的。
  “真如此?不敢想,壹想就激動,等我去方便壹下。”官員壹激動就要尿尿。
  莊戶看著起身的官員:“妳就是膽子小,怕啥?使勁想,不然就是膽小腎微,總尿尿。”
  官員剛邁步就是壹個踉蹌,他聽懂了,不懂的是這個詞怎麽就改了?
  ……
  “天上壹個月亮,水裏壹個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裏,水裏的月亮……”
  天上沒有月亮,遊艇大廳中卻唱著關於月亮的歌。
  小丫頭手上未拿葉子,她只負責聽和看。
  小蘭在唱,李易拉小提琴,唱的話下巴疼。
  李易決定今天不講課,教大弟子學音樂,有時患者,聽音樂也是壹種治療方法。
  比如‘咚咚咚咚’的架子鼓的地鼓壹頓踩,有的人心情就好了,有的人就犯病了。
  管弦樂也是壹樣,能叫人開心,亦可令人難過。
  比如說二泉映月,名字多好聽啊,結果壹聽內容,有的人沈迷進去,有人的恨不能找到放音樂或演奏的人捶壹頓。
  音樂都有兩面性呢,何況醫道。
  所以李易教大弟子音樂,他的目的跟醫療……沒有壹點關系。
  他只是想讓小丫頭接觸更多的非醫療事情的東西,快樂起來。
  別整天以為自己是醫者,看病患死去而難過。
  負面情緒積累多了,反過來會影響到技術提高,更帶給患者負面觀感官。
  李易自己接診的時候,從來都是溫和的,哪怕他剛剛生過氣,而且還沒吃飯,餓得難受,他壹樣展現出他的職業素養。
  自己學醫的時候宣過誓、懂得規矩、清楚理念。
  患者是人,自己也是人,人與人的接觸。
  如果在這個接觸的過程中帶著偏見、金錢概念、自以為是的身份等級、冷漠無視。
  那是否違背初衷?違背誓言?違背拿人錢財與人消災的規矩?
  李易都懂,社會性問題。
  他從自身角度出發,教大弟子感受更多的美好,音樂就是其壹。
  音樂能夠激勵將士沖鋒,亦可安撫人心。
  “師父,這個是思鄉曲吧?感覺像妳寫,哦,妳抄的那個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小丫頭聽過兩遍,想壹想,問師父。
  李易左手攥了下拳頭,放下小提琴,揉揉大弟子的腦袋:“為師會努力地把所學所會教給妳。”
  李易都嫉妒了,這天賦,怪不得老天爺要收走。
  他再次堅定信念,找更多死囚練手。
  按照唐律,死囚可殺不可虐;按照皇權,天下之罪皆可赦;按照社會,千百死盡唯壹個;按照意願,必死之人願求活。
  故此,沒毛病,就找死囚。
  大家都開心,受害者的家屬,在拿到大量補償,並且知道那個殺害自己家人的罪犯會接受壹次次地實驗,也舒心。
  受害者家屬會認為直接殺妳不解恨,就看著妳面臨死亡,這次活了,還有下壹次。
  “師父,妳是因為我天賦好才救我的對不?”小丫頭仰頭看李易。
  “天賦好的人多了,這世上就不缺天才。缺少的是壹個心中懷著治愈蒼生的而又是天才的人。
  當妳明知道自己活不了幾年的時候,妳想的是利用這幾年多救治別人。
  野馬千萬,獨狼可虐,只怪無馬同搏;為人壹戶,狼心存怯,蓋因生死相托。
  為師所救,非救妳壹人,乃表大唐醫德。”
  李易說完,把大弟子抱起來,扛在肩膀上,轉圈。
  小丫頭開心地笑起來,壹點都不怕。
  “李郎,科舉之後,能通過多少?”
  等李易快把自己給轉暈停住來放下小丫頭的時候,永穆公主輕聲詢問。
  她也知道,今年的科舉不壹樣,要求太高了。
  “通過多少都無所謂,還有明年呢,給大唐的學子們壹個思路,考科舉,別光背東西,還有寫詩賦。
  詩賦不過小道,沈下去,把心思沈下去。
  不會種地不怕,只要懂得選拔會種地的人才加以培養。
  官員可以不會種田地、不會治水利、不會房舍葺、不會蠶棉技。
  妳總得引導吧?讓會的人處在需要的位置上。
  如果這個都不會,要妳有何用?聽妳寫詩作賦?那有位置,別當實權官兒。”
  李易對今年的科舉沒指望過多少能中的,沒中無所謂。
  到了京兆府,朝廷白養妳壹年,明年妳再考,在這個階段中,妳看報紙,多學學。
  “李郎,我發現了,許多島子的人以貝殼當貨幣,咱能不能利用?”
  永穆公主聽李易說朝堂上的事情,思維發散,想別的。
  “能,但不是貝殼,而是咱們的貨幣。哎呀,聞恬,妳咋那麽聰明呢?來親壹個。”
  李易閉上眼睛耍流氓,嘟起嘴去親。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