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四代重奸

歷史軍事

張順重生了,天可憐見的重生在明末,既不能上網打遊戲,又不能宅在家裏追番劇,這悲慘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壹十五章 盤根錯節

大家請我當皇帝 by 四代重奸

2024-1-26 22:48

  話說王定和張瘦子分兵以後,廣布斥候,壹路向北搜尋過去。
  不多時果然有斥候返回匯報道:“由此往北,果然有車馬行人蹤跡大概有千余人,腳步齊整,似乎並非普通百姓!”
  那黨守素和張汝魁雖然精於“奔走”,不過這七八百精兵又不會草上飛,壹路離去,不知道留下了多少痕跡。
  嘈雜的腳印、折斷的草木和壹路上拋撒的東西,等等不壹而足,都是這股義軍逃竄的證明。
  “往哪裏去了?”王定冷靜的問道。
  他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這夥人躲進深山之中。
  到時候不便搜尋不說,萬壹中了賊人的埋伏,反而損兵折將。
  “往……往北徑直去了!”那斥候猶豫了壹下,這才應道。
  “原本看他們行跡想奔向西北的鳳凰嶺,結果發現我們的人以後,反而壹路向北去了。”
  “這夥人不簡單啊!”蕭偲聞言不由插話道。
  “可能是造反的邊軍!”姜耀祖斷言道。
  青葉白藕紅蓮花,三教原本是壹家。
  這時代無論大明、後金還是義軍,同樣都出身於大明邊軍系統,戰術戰法幾乎別無二致。
  故而這些將門壹看黨守素、張汝魁的手段,頓時就判斷出對方的跟腳。
  “怎麽辦?”張虎不由望向王定道。
  “我們跟上去,蕭偲率壹司人馬繞往西面,防止他們往山中逃去。”王定冷靜道,“大家都註意點節省馬力。我騎他步,諒他也玩不出什麽花樣!”
  而正當義軍發現黨守素、張汝魁的同時,這夥人也發現了王定等人。
  “舜王的兵馬怎生來的如此之快?”黨守素不由大吃壹驚。
  “怎麽辦?”張汝魁亦不由驚慌失措,“要不咱們降了吧!”
  “舜王念及同屬義軍的舊情,想必不會為難我們。”
  “妳瘋了!”黨守素聞言:不由罵道。
  “若是舜王親自,那壹切倒還好說。若是落在他人手裏,怕不是變成了軍功首級,難道我們還去閻王處喊冤不成?”
  “先前我說要降,妳還不肯,如今可是怎麽辦才好?”張汝魁壹聽無計可施,忍不住抱怨道。
  “閑話少說,咱們還往北去!”黨守素不由冷靜道。
  “先前‘黃礦主’等人還說孫傳庭那廝會派遣士卒前來接應我等,若是所言不虛,估計距離此處也不遠了。”
  “我們麾下多驢騾馬等牲畜,都註意點體力,壹旦秦兵來襲,我們只管往山裏逃去!”
  “那……如果孫狗爽約了怎麽辦?”張汝魁不由擔心道。
  “實在不行,咱們就奔往河邊沼澤裏躲壹躲!”黨守素壹咬牙道。
  韓城以東的黃河沿岸有成片的沼澤,這在後世便是著名的郃陽濕地,其中遍布蘆葦、湖泊和澤地。
  明代生態環境比後世要好壹些,沼澤面積更大,壹直延伸到了韓城境內,所以黨守素才出此主意。
  只是這些沼澤沿黃河沿岸分布,地形狹長,躲進去容易,出來就難了。
  如果義軍有心盡數剿滅他們,只需派遣騎兵在外面巡邏,大軍在後面壓陣,他們便等於自蹈死地。
  故而除非迫不得已,黨守素、張汝魁兩人不想進入此地。
  雙方壹追壹逃,壹個追的不緊,壹個逃的不慢,如此行了三五裏,王定正不耐煩之際,剛巧雙方斥候都發現了由北而南逶迤而來的山西總兵王忠部。
  “列陣,準備作戰!”王定不慌不忙的下達了軍令,然後才冷笑道。
  “恐怕這就是對方的後手了,不過才壹營人馬,值得了什麽?”
  “大家都小心點,不要折損太過就成!”
  “杜弘域鐵甲兵做好準備,關鍵時刻可以沖陣!”
  而與此同時,山西總兵王忠也發現了義軍騎兵,連忙下令道:“騎兵聽令,遊蕩在外,遮蔽步卒。”
  “步卒聽令,結陣待敵!”
  “王總鎮,對方多少人?咱們能贏嗎?”孫秀枝不由驚問道。
  “不知道,倉促之間哪裏探得了許多!”王忠不耐煩的應了壹聲,然後繼續下令道。
  “派遣士卒,前去聯系潰敗士卒,盡量請求對方整頓士卒,和我們壹起對付這夥賊人!”
  原本麾下老弱被汰,吃空餉之數又如實填補了進去,王忠也頗有幾分信心。
  “不好了,將軍!”王忠話音剛落,早有斥候跑來匯報道。
  “那夥潰敗士卒見我等吸引了賊人,徑直往西面山裏跑去了,壹去不回頭……”
  “直娘賊!”王忠大罵了壹聲,心道:整日打雁,結果被雁啄瞎了眼。
  往日都是老子轉進如風坑別人,沒想到今天好容易發了點善心,就被別人坑了。
  壞了,如此看了對面騎兵不會少了,不然這夥潰兵也不會跑這麽快了。
  不多時,果然又有斥候前來匯報道:“賊人壹人三馬,衣甲如雪,刀槍如霜,疑是壹營賊人精銳!”
  “將……將軍,咱們還能行嗎?”孫秀枝嚇了壹大跳,連忙問道。
  “壹人三馬!”山西總兵王忠差點要哭了,他擔任軍官,大明精銳哪裏這麽奢侈過。
  “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守,怕什麽!”王忠壹邊呵斥道,壹邊心裏盤算怎麽能保住小命了。
  雙方列陣完畢,不多時有數十騎打馬出陣,為首壹人高聲問道:“不知前面是何人領兵,這兵法倒有幾分眼熟!”
  那王忠聽了這口音不由壹楞,不由囑咐道:“孫參將暫且勿動,我去去就回,看看他葫蘆裏買的什麽藥!”
  不多時,王忠亦帶領三五十騎出了陣,反問道:“前面不知是何人,喊本將做些什麽?”
  “我乃榆林王定,乃榆林將門王氏出身,不知閣下何人?”王定聞言便笑了起來。
  雖然大明、後金和義軍戰術戰法師出同門,但是並不代表著三方好無差別。
  實際上根據各自客觀條件不同,不僅大明、後金和義軍戰術戰法有些許差異,大明各地邊軍差異也不小。
  那王定等人和王忠麾下的斥候、騎兵壹交手,頓時感受出來這是典型的榆林將門打法,所以才有了上前問話之舉。
  大家擡頭不見低頭見,都是自己人,何必打死打聲呢?
  “王定?”山西王忠壹楞,不由聲音放低道,“我乃榆林王氏王忠!”
  “啊?原來是故人!”王定壹楞,萬萬沒想到居然是王家兵將。
  我們前面說到,只因那榆林將門有兩家王姓,故而有“七門六姓”之稱。
  這王定乃是榆林王威家族族人,而王忠則是榆林王保家族族人。
  王保先後擔任過薊縣鎮總兵、遼東總兵等職,其子嗣王學書、王學時和王學禮等人,亦先後任副總兵,頗有威名。
  而這山西總兵王忠不是別人,正是王保家族第三代將領,雙方如何不熟?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