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壹十五章 壹蹶名王
大家請我當皇帝 by 四代重奸
2024-1-26 22:48
“這尚可喜在搞什麽幺蛾子!”正當張如靖把智順王尚可喜殺得大敗之際,正在壓著義軍左翼李國樑部打的恭順王孔有德不由不可思議道。
尚可喜的本事和實力他是知道的,本來依照他的心思,對面不過是壹個無名之輩如何能打得過積年悍將尚可喜?
然而,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麽不可理喻。
妳以為妳能打得過的時候,有時候偏偏就是打不過。
實話實說,若是當面鑼、對面鼓,雙方拉出來壹對壹對攻,營屬火炮被整體調走的張如靖營人馬百分之百打不過以滅虜炮、大將軍炮、二將軍炮、弗朗機炮和各種鳥銃為主要火力的尚可喜部。
然而,作為“流寇”出身的張如靖對官兵這壹套太熟悉了,熟悉到擁有了壹整套專門對這種“坐著打天下無敵”的辦法。
其中這種辦法用軍事專業術語來說,叫做“機動殲敵”,擱張順前世遊戲術語中,又叫做“拉扯”,當然如果更形象壹些,喚作“回馬槍”。
不獨明末義軍,清末義軍也經常用這種手段對付清軍。
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太平天國名將英王陳玉成的“三十點檢回馬槍”,每當太平軍與清軍交戰時,“約十余回合之後,故退二三十步,復壹擁而進,謂之‘回馬槍’”,只殺得湘軍聞之變色。
那尚可喜吃了這壹次大虧,才曉得了張如靖的厲害,只是那孔有德卻不曾曉得。
他眼見尚可喜大敗而走,不由起了心思。
他不由心道:“這尚可喜往日都要壓我和耿仲明壹頭,不意竟是個‘繡花枕頭大草包’,中看不中用。”
“今日我且襄助他壹番,日後也好羞他壹羞!”
那孔有德想到此處,便轉身對兄長孔有性道:“哥哥且為我看顧壹下‘天佑兵’,我去去就回!”
那孔有性聞言知道他要搞事情,不由連忙勸說道:“這本是不幹我們對事兒,妳何必當那出頭鳥?”
“哥哥說哪裏話?今日別人有難我不相救,明日若是我等遭難,哪個又肯過來救我!”孔有德言必,也不等那孔有性搭話,直接率領麾下八百騎兵折向西南,往張如靖人馬背後襲去。
“喲,怪事兒年年有,今年特別多,不等老子殺將過去,還有人送上門?”那張如靖可不是姜襄那種典型的明軍將領,野路子出身的他對各種“臟”套路了如指掌。
故而哪怕他打得“三順王”之手的尚可喜大敗而走,也時時關註著整個戰場的動向。
當位於義軍左翼的孔有德部剛分出來壹只騎兵,他登時就得到了消息。
“好,來得好,今天就給他來壹個請君入甕!”張如靖嘿嘿壹笑,連忙向左右下達了命令。
那孔有德哪裏料到這小子居然給自己下了壹個套,他只帶領麾下人馬向義軍左翼襲去。
這孔有德本是鐵嶺礦工出身,長於弓馬,“驍勇善鬥,臨陣先登,為諸將冠”。
當初孫元化編練新軍的時候,其實選中他為騎兵將領。
若是仔細論起來,他麾下所謂的“西洋法”編練的新軍,其實也是個二把刀的水平,他最擅長、最信任的還是他麾下騎兵。
只不過後金多馬,原不缺騎兵,故而孔有德投其所好,整日宣揚什麽“紅夷大炮天下無敵”之類的言論,讓人覺得他好像精於火器壹般。
只是自從他投靠後金以後,被洪太安置中遼陽壹代,物資戰馬匱乏,無力負擔大規模騎兵,故而只養了千余精騎。
他自度只這麾下八百騎兵,便能趁亂擊潰張如靖部,故而十分囂張的向義軍沖去。
“快,快散開,韃子的騎兵來了!”他這壹沖不要緊,義軍左右早得了命令,不由紛紛讓開通道,只讓孔有德殺將進去。
這孔有德只壹個沖鋒便“殺穿”了義軍,不由大喜過望。
然而,還未等他來得及笑出聲來,卻突然發現事情不對。
原來他“殺穿順賊”陣型以後,赫然發現攔在面前的是壹個嚴陣以待的長槍陣。
“孔有德,妳可識得妳家爺爺!”就在這時,壹個稚嫩的聲音從這壹司長槍陣中傳了出來。
“好壹個乳臭未幹的小子!”那孔有德聞言大怒,心道:妳只這三五百部卒便敢向爺爺叫陣,真是茅房裏打燈籠——找死!
“沖,給我沖,沖進去活捉了這口出狂言的小子,本王要剮他三千刀,方解我心頭之恨!”孔有德不由下令道。
“喏!”孔有德麾下騎兵聞言不由紛紛應道。
他麾下的騎兵編制師承“西法黨”,共分為重騎兵和輕騎兵兩種。
其中重騎兵身披鐵甲,配備長槍、長劍,以沖鋒陷陣為主要戰法。
而輕騎兵則配備弓箭和火銃,實際上是同時代西歐輕騎兵和火槍騎兵的混合體,以奔襲、騷擾為主要戰法。
那孔有德麾下八百騎兵中,便有重騎兵五百,輕騎兵三百。
只是如今他剛剛“突破義軍防線”,前有狼後有虎,騎兵陣型難以展開。
故而他不得不放棄讓三百輕騎兵騷擾的戰術,直接命令重騎兵排成密集的壹列,緩緩向義軍長槍陣壓迫了過去。
“墻式沖鋒?”那張如靖壹看孔有德麾下的騎兵,不由樂了。
妳到為何?
原來這種密集沖鋒的戰法,本來就是西歐恢復古典的騎兵戰術。
而在保持古典戰法完好的東亞這塊來說,這並不是什麽稀奇的戰法,這也是洪太對孔有德麾下的騎兵不甚感興趣的原因之壹。
而義軍之中的楊承祖部就非常擅長這種密集沖鋒,故而張如靖並沒有少見多怪。
“大家夥小心壹點,這家夥要來壹下狠的了!”張如靖不由連忙叮囑左右道。
“好!”不等左右應了,孔有德及其麾下的騎兵開始開快了沖鋒的速度,最終飛奔了起來。
“殺!”那孔有德眼見義軍單薄的長槍陣,不由大喝壹聲,猛然向義軍長槍陣撞去。
“咋擦,啊!”壹時間槍折人亡,人仰馬翻,雙方狠狠的撞了個正著,不知道有多少人喪生在這壹次猛烈的沖鋒之下。
張如靖和他麾下五百人馬壹時間被撞的搖搖欲墜,但是由於他這五百精銳都是精挑細選的礦工“毛葫蘆”,竟然奇跡般的堅持了下來。
“呼!”那張如靖松了口氣之余,不由大聲喝道,“擋住了,擋住了,兄弟們快反殺過去!”
是的,這義軍長槍陣抵擋了墻式沖鋒最猛烈的壹擊之後,這種戰法的弊病顯現了出來。
由於騎兵陣型排的太過密集,壹時間無法調轉馬頭,脫離戰鬥。
而這些“毛葫蘆”手中使用的正是從白桿兵中引進的鉤槍,眼見孔有德麾下的騎兵失去了速度,哪肯甘休?
頓時紛紛壹勾壹拉,壹時間不知道多少精銳“重騎兵”就被這些人拖拽了下來,然後亂刀亂槍戳去。
那孔有德吃了壹驚,萬萬沒想到自己麾下的精銳騎兵竟然沒有能夠擊潰義軍的長槍陣,不由連忙高呼道:“輕騎兵何在,快快出擊!”
原來這重騎兵沖鋒的弊病,這孔有德也心知肚明。
故而他想了壹個法子,但凡重騎兵陷入雙方糾纏之際,便命令輕騎兵上前騷擾,以圖“救”出重騎兵。
然而,就在孔有德麾下三百輕騎兵逼近張如靖及其麾下長槍陣的時候,不意四面殺聲卻響了起來。
妳到為何?
原來張如靖這麾下五司人馬,練就了了壹手沖鋒、撤退陣型不亂的好本事,這也是他能夠壹個“回馬槍”殺得尚可喜大敗的主要原因。
而這孔有德剛才之所以能夠“殺透”義軍軍陣,其實卻是張如靖故意將他放了進來。
這張如靖其實布置的殺壹個簡簡單單的五行陣,其中四面四司人馬,而中間壹司由張如靖親自率領。
先前他放孔有德進來以後,故意引他來攻,就是為了為外面四司人馬合圍爭取時間。
如今合圍已成,那孔有德和其麾下八百精騎早已經陷入到重重包圍之中。
“快,快向智順王尚可喜求援!”那孔有德壹看這邊情形,哪裏還不知道中了這乳臭未幹的毛頭小子的詭計,不由大聲呼道。
那尚可喜麾下還有壹營人馬,只要他能夠重整旗鼓,及時趕來把張如靖部包圍起起來。
這樣的話,張如靖部就會陷入到“中心開花”到危險境地,他又如何頂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