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四代重奸

歷史軍事

張順重生了,天可憐見的重生在明末,既不能上網打遊戲,又不能宅在家裏追番劇,這悲慘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壹十五章 戰河東

大家請我當皇帝 by 四代重奸

2024-1-26 22:48

  紅日滾滾墜西山,殘陽如血刀光寒。
  義軍背河面東列陣,而後金兵則自東向西而來。
  從義軍視角看來,只見後金騎兵戰刀刀光閃爍,甚為駭人。
  然而,官撫民見狀卻笑了:“建虜卻不知兵,世上豈有逆光而行的道理?”
  原來這壹戰義軍背對太陽,而後金兵自然是面對太陽。
  如今雖然時至傍晚,日光不如日中熾烈,但是猶不能以目視之。
  眾人聽聞官撫民之言,仔細望去,只見後金騎兵多半瞇著眼睛,果然誠如其所言,不由精神大震。
  實際上,當義軍看到對面瞇著眼睛的時候,雙方已經拉近到壹個可怕的距離。
  咚咚的馬蹄聲,密集的敲擊著河岸的大地,發出了排山倒海壹般的響聲,直嚇得站在前排的義軍士卒上下牙齒“咯咯”的打架,左右雙手抖若秕糠,幾乎連武器都拿不住。
  “放!”官撫民眼見後金騎兵進入了射程,不由大聲喝道。
  “砰砰砰!”隨著他壹聲令下,壹陣密集的銃聲、炮聲響徹了起來。
  這官撫民乃是寧夏副總兵出身,他麾下的人馬自然也帶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大明寧夏鎮三面受敵,地近胡虜,民風剽悍,故而其卒多善騎射刀槍,卻少銃炮等器。
  這如今這官撫民麾下士卒所用火器大多數也是追風槍、弗朗機、快槍、三眼銃、神機銃、火箭壹類。
  若說射遠、穿甲,這類火器基本上是聊勝於無。
  若說近距離攢射,這類火器火力密集程度,恐怕就連義軍射擊霰彈的火炮也比不得。
  兵法曰:“勿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陣”。
  中國古代戰術發展到明末,正軌的隊伍早已經不是那種被騎兵沖鋒壹波就是打垮的軍隊了。
  當面後金將領當然也曉得此事,根本沒有打算上來就硬沖義軍軍陣。
  而是準備先讓騎兵騷擾幾波,然後尋出破綻再作計較。
  只是他萬萬沒想到義軍火力竟然如此密集,原本近前準備“十步射面”的後金騎兵,頓時被官撫民麾下的各類火器糊了壹臉,被打死打傷無數。
  雙方戰過了壹個回合,原本被騎兵遮蔽的戰場空了出來,只看見後金馬屍堆積如山,如同壹道巨大的田壟壹般,橫亙在義軍陣前。
  原來後金兵來的甚急,並沒有及時披上馬甲。
  那官撫民手底下的火器雖然火力密集,但是穿甲效果並不好。
  所以後金戰馬多死,然而披甲的士卒損傷不大。
  然而這些失了戰馬的後金兵正被摔的七葷八素,還欲從地上掙紮著起來。
  義軍“殺手隊”早從軍陣中沖殺出來,壹陣刀劈斧砍,將這些失了戰馬的後金精銳壹壹砍殺當場。
  “直娘賊,好個南蠻子!”那後金將領見了,不由睚眥俱裂。
  “騎射戰術?早過時了!”官撫民遠遠望見對面氣急敗壞的後金將領,不由冷笑壹聲道。
  而他麾下的寧夏鎮士卒眼見後金兵吃了這麽壹個大虧,似乎與自己常年廝殺的蒙古兵沒有什麽兩樣,不由心思大定。
  其實官撫民卻不知道,這後金兵厲害的並不是騎射,而是重騎、重步以及以步騎車合成的強大作戰部隊。
  但是,由於張順準備周全,策劃詳細,率先奪取了山西之地,占據了戰略主動權,這才逼得阿濟格部不得不突騎輕進,進入到義軍客地作戰。
  客場作戰與主場作戰不同,既沒有良好的後勤支持,又沒有紅夷大炮、戰車、盾車等沈重的器械可用,故而戰法頗多受限。
  當然,如果後金兵不和義軍“爭地”,那麽效法歷次入關戰法,壹路只管燒殺搶掠而去,可能義軍壹時半會兒還真拿他們沒有辦法。
  但是,事情壞就壞在要“爭地”這塊。
  關內人多勢眾,物產豐美;
  關外人寡地貧,物產困乏。
  如果這壹次後金兵如同歷次入關壹般,劫掠壹番而去,壹旦讓義軍占據了大半江山,重整山河,恐怕下壹次戰爭就不是“清軍入關”,而是“義軍北伐”了。
  故而此時此刻,後金兵不得不爭,不敢不爭,還要在處於極端劣勢的情況下和義軍爭。
  那官撫民哪裏曉得其中主客易位的形勢變化?
  他只知道得了便宜要賣乖,不由大聲疾呼道:“痛快,痛快!再來,再來!”
  他麾下那些寧夏兵,聞言頓時也士氣如虹,紛紛鼓噪道:“痛快,痛快!再來,再來!”
  聽到義軍如此叫嚷,當面的後金將領頓時臉色壹沈,心中生出幾分不好的預感來。
  夫戰勇氣也,壹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士氣正旺的對手,是世界上最難纏的對手。
  面對著這樣的對手,讓那後金將領又如何愉快的起來?
  “主子,既然正面無法突破,那我們何不從側面夾擊‘順賊’?”正當後金將領無計可施之時,他身邊的包衣不由建議道。
  “哦?”後金將領聞言眼睛壹亮,不由又把目光盯上了官撫民軍陣兩側。
  這官撫民所列“背水卻月陣”,其實就是壹個背靠汾河河岸的半月形陣型。
  適才後金騎兵所沖擊義軍軍陣正面,正是半月的月背。
  這裏不但有左右兩側火力可以相助,又有耀眼的陽光晃眼,嚴重影響後金騎兵的沖鋒。
  而兩側則是半月的兩角部位,與月背正面相比,不但少了壹半的火力,還避開了陽光晃眼的弊端,確實是更好的選擇。
  “好,註意躲開河岸的泥濘之地!”那後金將領聞言猶豫了片刻,最終點了點頭道。
  隨著後金將領壹聲令下,後金騎兵頓時壹分為二,虎視眈眈分列義軍兩側。
  “好,來了!”那官撫民早看到後金騎兵動向,不由暗道壹聲,連忙下令道:“讓‘水師’做好準備,這壹次可以動壹動了!”
  原來在義軍“背水卻月陣”背後,早隱藏了不知多少船只。
  這些船只上不但載有船夫、士卒,更有大量鳥銃、弗朗機和二將軍、虎蹲炮這樣的小型火炮。
  傳承自宋武帝劉寄奴的卻月陣,其關鍵不僅僅在前半邊陣法,更是在陣後的船只。
  如果沒有這些船只,所謂的卻月陣也只算得上韓信的“背水列陣”。
  而壹旦有了這些船只,其間變化完全不同,便成了大名鼎鼎的“卻月陣”。
  那後金將領又不是朱燮元,哪裏曉得義軍背水陣的厲害?
  只見後金將領壹聲令下,後金騎兵頓時如同兩條蛟龍壹般,壹左壹右向義軍半月形軍陣的兩角沖殺過來。
  然而,正當這些騎兵狠狠的撞在義軍軍陣兩角,壹時間無法分開之時,卻見壹排排舟楫出現在壹側的河面上。
  這些舟楫並不大,但是上面早站滿了整整齊齊的士卒。
  而這些士卒個個不是手持鳥銃,就是手扶火炮,正用那黑洞洞的銃炮口對準了自己。
  “該死,快走,快走!”剛剛沖陣僥幸不死的後金騎兵心中大懼,不由打馬就走。
  只是如今雙方騎兵、步卒正糾纏成壹團,哪裏走得脫?
  “砰砰砰!”不等這些後金騎兵走脫,舟楫上的銃炮及時響徹了起來。
  壹顆顆彈丸如同地獄裏的死神壹般,無情的收割著面前後金士卒的性命。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