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宋

怪誕的表哥

歷史軍事

這是壹間牢房,關了三個人。
壹縷微光從高墻上的小小氣窗透進來,昏暗中,能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章 理由與計劃

終宋 by 怪誕的表哥

2023-12-24 21:56

  李瑕出兵時完全是雷厲風行的作風,沒與高長壽仔細討論過,只是說完壹個大概的計劃,當即就領兵南下。
  最後只留下壹句“妳盡快組織人手,到曲靖運東西吧。”
  偷襲了磨彌千戶所的次日,高長壽領了兩千余勞力也到了,開始拆卸房屋、搬運物資到威寧建城……
  “我不知妳是如何想的。”高長壽道:“妳真想帶著這麽壹點人奇襲成都?”
  “打成都當然不是靠我這壹點人。”李瑕道,“以這壹小支奇兵襄助蒲擇之而已。”
  “我不認為這個蒲擇之能收復成都。”
  “妳都不了解他,不要妄下定論。”
  高長壽道:“妳就了解嗎?”
  “我有個幕僚,算是慕僚吧,叫作……李西陵。”
  李瑕說到這個名字,語氣有些斟酌,緩緩道:“李先生曾在荊湖制置使吳淵帳下為幕,戰略眼光是有的。
  經他分析,蒲擇之的意圖就很清晰了。奇襲劍門之後,便可阻擋漢中壹帶的蒙軍南下。封鎖成都,對成都的蒙軍形成關門打狗之勢。”
  高長壽問道:“妳相信這位李西陵的分析?”
  “嗯。”
  “但妳不能確定成都之戰是何時開始。”
  “朱禩孫在三月末時向我發出調令補防瀘州,說明他領兵北上劍閣了。壹旦宋軍封鎖劍閣,馬上便要對成都發動攻勢。我從靈關道北上,時間應該是剛剛好。”
  李瑕指了指地圖,又道:“蒲擇之打下劍門之後,蒙軍必然也能猜到他的意圖。那麽,蒙軍必然對宋軍有所防範,會加強成都的防事。到時我出靈關道,或可出其不意擊蒙軍腹背,改變這壹戰的局勢。”
  “太危險了。”
  “阿術不在,大理國內空虛,我走大理,面對的只是偽軍;相比起來,反而是到川西去更危險,那裏是上萬有防備的蒙軍。而且,宋朝的指揮體制森嚴,我到了瀘州,壹定會喪失自主權。”
  話到這裏,李瑕苦笑了壹下,道:“妳也知道我的性子,不喜受人使派。到時我若是看到戰機,再想從瀘州出兵,或許還得對瀘州守軍動手。”
  高長壽長長地嘆息了壹聲。
  他更希望李瑕能留在威寧,但知道這話說了也沒用,反倒顯得他像個小媳婦壹樣。
  李瑕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這件事我考慮的比妳多,不是頭腦壹熱做的決定,妳不必勸我。”
  “哪怕不勸妳,我也很擔心妳要如何穿過大理到靈關道。首先,糧草輜重妳怎麽解決?”
  “搶。”
  “大理國遭蒙軍擄掠至此,何處還有糧草……”
  高長壽話到壹半,忽然楞了壹下,反問道:“妳不會是想搶寺廟吧?”
  “我沒搶,是也先搶的。”
  “也先搶的?”高長壽喃喃了壹聲,搖了搖頭,也不知該做何感想。
  ……
  大理國崇佛,有“妙香國”之稱,開國以來就大量興修寺廟。
  歷代大理段氏皇帝二十二人當中,有十壹人出家為僧。是真的崇尚佛法、還是為高氏權臣所逼,也只有他們心中最清楚。
  至於崇佛的緣由大概也有許多,比如離天竺、吐蕃近,比如用佛法來緩解境內的各族之爭、權力之爭,避免南詔國滅之後各大家族之間的血腥殺戮。
  忽必烈似乎也信佛,他滅大理之前,須取道吐蕃,駐紮在六盤山時請藏傳佛教薩迦派首領八思巴會面,接受了八思巴的喜金剛灌頂。當時他的王妃察必隨行軍中,同樣接受了灌頂;
  滅大理時,他裂帛為旗,上書“止殺”二字,說是被姚樞所勸,其中未必沒有考慮到佛教的影響力;
  滅大理之後,他曾駐紮在無為寺,禁止戰火燒到寺中,時人雲“邊城劫火,此間翠華”。
  忽必烈這人不僅信佛,他還信道,也接受了儒學大宗師的尊稱。
  在李瑕眼裏,如果壹個人什麽宗教都信,那等於什麽都不信,不是宗教徒,而是政治家。
  當然,換成是李瑕,如果有朝壹日能征服大理了,也不敢公然藐視佛法。這是為政者應有的素養。
  重要的是,如今這個蒙古統治下的大理國,各寺廟香火並不減當年。大理國別處沒有糧草物資,寺廟裏卻是有的。
  而且寺廟也很多,所謂“伽藍殿閣三千堂,般若宮室八百處”,皆可成為沿途補給。
  ……
  這日,高明月聽完李瑕與高長壽的談話,她雖沒多說什麽,眼神裏不由有了憂色。
  李瑕看出來了,他知道她是擔心佛祖怪罪。
  而以李瑕的情商,倒不至於說出“是妳堂兄高瓊告訴我寺廟裏有糧”這樣的話。等到兩人單獨相處了,他才問道:“明月是在擔心嗎?”
  “嗯,我很擔心妳。”高明月低聲應了,伸手探到李瑕懷裏,輕輕拍了拍他的護身符。
  這是兩人除牽手之外,她少有的主動肢體接觸。
  “妳總是經歷兇險,也許真是佛祖保佑才能平安無事,如今卻要這般不敬,萬壹不再被庇佑……”
  李瑕的手覆在她手上輕輕拍了拍,道:“妳不必擔心,我敬佛是在心裏的。”
  “我不是想反對妳,只是……希望妳平安。”
  “我知道。”李瑕道:“我們是扮成蒙軍去寺廟搶糧,反正也先在我們手上。以免大理的百姓們對我們產生怨恨。”
  “那……佛祖還是會知道的。”
  “我們只取糧草,不動佛祖的塑像,就算是借的。”
  高明月有些無奈,道:“其實我以前也沒那麽信佛……是擔心妳,才求的這個護身符。”
  “嗯。”
  高明月轉頭瞄了李瑕壹眼,有些擔心他不高興,低聲問道:“是不是我不要問太多比較好?妳會不會煩我啊?”
  “不會煩妳。其實,幾個佰將都在質疑我這個決定。只是我懶得哄他們罷了。”
  “嗯?”
  “要打穿大理、北上靈關道,此事確實過於瘋狂,有不安都是難免的。”李瑕道:“另外,這次出來得急,是我該先與妳說清楚我這麽做的理由、計劃。”
  高明月不由笑了笑,因為他說的只哄她而有些滿足。
  接著她又想到自己實在是太不虔誠了,心想應該多誦佛念經,求佛祖原諒李瑕迫於無奈借點糧食……
  ……
  李瑕說得輕描淡寫,但事實上,他麾下幾個佰將確實十分反對他這次的決意。
  本來可以安安全全地回慶符了,卻要繞壹個大圈走敵境,心裏不願意當然是難免的。
  但因李瑕平素就頗有威嚴,又接連都是小勝,幾個佰將們雖有不同意見,卻還是老實聽話。
  而遠隔千裏,蒲擇之做的決定才叫真正的“力排眾議”,被部下視為“獨斷專行”。
  今年的形勢是,紐璘率上萬蒙軍攻打重慶府。
  而蒲擇之在這緊要關頭卻決意不守重慶,集兵去打劍門關。
  幾乎所有人都在反對,認為蒲擇之這是在弄險,置川蜀防禦於不顧,壹心只有功業。
  這壹戰還未開始,蒲擇之就知道,若壹意孤行,萬壹戰敗,所有的後果都需要他來承擔,他的仕途也將毀於壹旦。
  但他還是做了決意。
  就讓紐璘去打重慶府,他要奇襲劍門關、收復成都。就看看他與紐璘誰更快誰更堅決。
  死守川蜀固然穩妥,但按部就班的防禦救不了大宋。
  必須打破兵法常理尋找奇跡,那就必須有向死而生的勇氣,敢為常人不敢為之事,才有破局的可能……
  ……
  壹南壹北,李瑕與蒲擇之作出了類似的選擇,也許是巧合,也許他們都有些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