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宋

怪誕的表哥

歷史軍事

這是壹間牢房,關了三個人。
壹縷微光從高墻上的小小氣窗透進來,昏暗中,能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壹百六十六章 嚴霜

終宋 by 怪誕的表哥

2023-12-24 21:58

  當廖瑩中開始宣布關於賀蘭山之戰的大概戰況,賈似道揚起嘴角淡淡譏笑了壹下。
  沒人知道他是在笑忽必烈還是在笑李瑕,抑或是自嘲。
  待廖瑩中終於說到“據目前的消息看來,李瑕已擊敗了忽必烈的主力。”
  “什麽?!”
  “不會吧?”
  “這怎麽可能?!”
  大堂上如炸了鍋壹般,壹眾士人面面相覷,不可置信。
  陳宜中呆愕在那裏。
  他覺得那個消息是那麽的不真實,腦子裏在努力回想著李瑕的樣子。
  他只見過李瑕兩次。
  壹次是十來年前在太學附近的茶樓,他在與同窗商議伏闕上書之事,看到了座中有個極為不凡的年輕人。
  第二次是伏闕上書時,在宮城外遠遠看了壹眼。覺得那個挺拔的身姿是那般自信。
  再後來,李瑕的名字壹直都在聽說,聽得太多了,但具體的樣子卻已經忘了。
  陳宜中只覺得對方越來越不真切。
  他很難理解李瑕為什麽能做到這種程度,十來年間起勢,還擊敗了忽必烈?怎麽可能呢?為什麽能做到?
  “啪。”
  有東西掉在地上。
  那是陳宜中的折子,上面抄錄著他想要起復的官員名單。
  為了這個名單,他付出了太多心血,與厭惡的人強顏歡笑,與摯友好友爭吵。他對它也給予厚望。
  壹批有誌於救國的、正值壯年的官員將登上朝堂,力挽大宋傾頹的國勢,何等振奮。
  然而,再聽到關於李瑕的消息。就好像是壹個孩童用尿糊泥,砌了壹個小小的泥房子,正在洋洋得意,此時卻忽然聽說有個比他更小的孩子建了壹座城。
  不可能,當然不可能。
  良久,堂上的眾人終於收拾好心情,就著這個消息商議起來……
  “蒙元經此壹敗,國力大損,想必已無資格再與大宋為伯侄之國了。”
  相比於歲幣,官員們更在乎的當然是這個名義。
  拱手向外虜稱臣、顏面無存,他們當然不會心甘情願。
  曾淵子便十分激動,道:“朝廷當盡快派出使節北上,修改盟約,廢除所謂伯侄之國,取消歲幣。”
  禮部尚書文及翁卻顯得更沈穩些,擺手道:“諸位,莫急,莫急。可曾想過消息可能有假?畢竟這壹仗的戰報著實太少了。”
  “文相公以為該如何?再派人去核實,來來回回,待朝廷確認消息萬壹已過了半年壹年,蒙元已從戰敗中恢復過來又當如何?!”
  “老成謀國,不可冒失啊。”
  “哼。”曾淵子不屑多言,只冷哼了壹聲。
  文及翁卻又道:“說是李逆已擊敗了蒙元主力,然而蒙元到底損失了多少兵馬?真無南下的實力了嗎?這些皆未探知,壹味要得罪蒙元,豈非冒失?更何況就算蒙元國力大損又如何,難道妳忘了金國‘取償於宋’之事嗎?”
  “我大宋怕開戰嗎?”曾淵子反問道:“難道妳以為壹場仗不打,等李逆與蒙元決出雌雄了,大宋還能安然無恙?!”
  “……”
  賈似道好整以暇地坐在那品著茶,聽著他們爭執,最後目光看向陳宜中。
  “與權,妳有甚看法?”
  陳宜中已經考慮了好壹會了,緩緩應道:“下官以為不僅是與蒙元的盟約歲幣可以作廢,與李唐的同樣可作廢。”
  “怎可?!”文及翁再次吃驚,道:“李瑕若真勝了,國力必將更強,豈可在此時觸怒他?!”
  “不觸怒李瑕,他就能壹直與大宋相安無事否?”
  文及翁睜大了眼,壹時語塞。
  但陳宜中的這句話並不是反問,而是帶著壹絲疑惑的。
  他不那麽確定,李瑕的抱負到哪壹步為止,或者對大宋是否還有壹絲不忍。
  稍微停頓了壹下之後,陳宜中繼續說著他的看法。
  “近年來,平章公施行公田法,每得壹千萬畝之公田,則每歲可收六七百萬石之米,可用於軍餉。國庫已不再像前兩年那般捉襟見肘。若遇到必打之戰,大宋已不懼於大戰。
  當然,不開戰為好。下官以為,如今李逆與蒙元之爭如火如荼,雙方皆不願於此時得罪大宋。正是廢除盟約歲幣的大好時機。”
  說完,陳宜中正要退下,又補充了壹句。
  “對了,廢除了盟約,自然就不會再讓流民向西逃難。杜絕了李逆從我大宋吸納人口。”
  壹番話,賈似道微微頷首,道:“與權留下,旁人散了吧。”
  眾人往外退去,曾淵子回頭看了陳宜中壹眼,已留意到了陳宜中的老成謀國。
  “平章公,這是下官擬的起復官員名單。”
  賈似道接過掃了壹眼,懶得細看,道:“不少都是曾與我作對的龜孫。”
  “是,平章公既要整治吏治,須有才能的官員,又要平息朝野議論,起復壹批有聲望的官員是最好的。”
  “知道。”
  陳宜中恭恭敬敬道:“這些人下官都已經說服了。都答應拋下成見,以國事為重。為平章公將差事辦好。”
  “不是為我。”賈似道淡淡道:“為了陛下。”
  “下官失言了,多謝平章公提點。”
  賈似道往椅背上壹靠,道:“我預料到李瑕與忽必烈之間定有壹戰,但未料到這麽快就狗咬狗了。”
  陳宜中垂著雙手站在壹旁,不作聲,只是聽著。
  “本想著再過些年,變法功成,大宋的國力能支撐起壹場大戰。到時再考慮壹番該如何漁翁得利。但猝不及防,李瑕甚至已擊敗忽必烈的主力了,娘的。”
  陳宜中又等了壹會,問道:“想必,北邊兩國都會再派使節來吧?”
  “是啊。”
  賈似道嘆息了壹聲,眼角的皺紋更深了。
  “既然已經到了這壹步,無論大宋是否想打……該來的都會來。這次,別再讓文及翁這個無膽鼠輩與他們接洽,妳來安排。”
  “下官明白了。”
  “去吧。”
  “下官告退。”
  賈似道點點頭,擡手揉了揉額頭,卻是在陳宜中要離開時又說了壹句。
  “聯金滅遼、聯蒙滅金……大宋朝又要再做壹次選擇了啊。”
  陳宜中腳步停了停。
  他從賈似道的語氣中,隱約已感到了山雨欲來之意。
  ……
  幾日之後,劉芾、黃鏞等壹批官員終於被起復。
  二人領了官身、謝了恩,從宮城出來時,正見到陳宜中在宮外與人說話。
  “與權。”
  “聲伯兄、器之,來,我為妳們引見,這位是戶部曾尚書。”
  “曾相公有禮了,劉芾,字聲伯,樂清人氏,鹹定三年壬戌科進士。”
  “黃鏞,字器之,莆田人氏,與聲伯兄、與權兄同榜。”
  “原來是‘泣血兩朝事,披肝壹萬言’的劉聲伯,大宋缺的便是這樣的敢言直諫之士。”
  寒暄了幾句之後,到曾淵子離開時,彼此已頗為和洽。
  “走,我送妳們到衙門。”
  “多謝了。”
  由陳宜中親自送到衙門上任,對劉芾、黃鏞往後做事都十分有好處。
  三人走了壹段路,正遇到壹隊禁軍路過,其統帥騎著高頭大馬,威風凜凜。
  “那是禁軍總管韓震。”陳宜中低聲道,“乃是賈平章公的心腹。”
  “韓震?”劉芾想轉頭多看壹眼,忍住了。
  “朝臣中誹謗平章公的人多矣,但無人能撼動平章公的地位,因為他靠的已不僅是聖眷。大宋兵馬,平章公外有呂文煥、夏貴支持,內有韓震。”
  劉芾、黃鏞點了點頭,並不多語,只將這些記在心裏。
  他們是極為可靠的人。
  陳宜中對他們的反應也感到滿意,似不經意般地又說起更多國家大事。
  “如今北面局勢動蕩,保不齊平章公會親自統兵出征,到時能控制臨安防務者,便是這位韓總管。”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