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宋

怪誕的表哥

歷史軍事

這是壹間牢房,關了三個人。
壹縷微光從高墻上的小小氣窗透進來,昏暗中,能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百六十八章 律例

終宋 by 怪誕的表哥

2023-12-24 21:57

  壹場議事頗費心神。
  年節之前這樣的議事還要持續好幾日,內容與往年相同,都是為了總結今年並規劃下壹年的國策。
  其後,李瑕開始接見從隴西調回來的官員們。
  當年賈似道請出李曾伯、並從江南選調了許多視李瑕為叛逆的官員赴任隴西,為的是對付李瑕。
  甚至就在李瑕為李曾伯接風洗塵的當夜,就有壹個官員試圖行刺他。
  轉眼數年過去,隴西環境艱苦,這批官員經歷大浪淘沙,熬不住的早已辭官返回家鄉;能留下的,都是付出了太多辛勞。
  隨著河西走廊、興慶府相繼攻下,他們經歷艱苦,也算得到了回報,建功立業。似乎都忘了李瑕是個叛逆之事。
  這次,李瑕把隴西與河西走廊合並為甘肅路,任用廉希憲為安撫使;調李曾伯主政寧夏路。
  如此壹來,他便可借機調派這些官員,相當於整編壹次,使能者居其位,也使治下更安穩。
  翻開了歷年以來隴西官員的考核卷宗,李瑕首先看見的是政績最出眾的壹個……
  “謝枋得,字君直,江南西路信州人。”
  李瑕輕聲念著卷宗上的信息,看了眼前面的中年人,只見其年近四旬,身體壯實,下巴上留著壹整排的長須,不似文弱的書生,頗顯豪邁。
  “妳是興昌四年進士,與聞雲孫、陸秀夫同榜?”
  “回秦王,是。”
  “妳對策時,本能擢升甲科,偏要抨擊宦官董宋臣,只考中了乙科?”
  “回秦王,是。”
  “鄂州之戰時,妳被任為禮兵部架閣,招募民兵、籌集軍餉,妳變賣家產,八方奔走籌措,招募民兵壹萬余人,保衛饒、信、撫三州?”
  “不過略盡微末之力。”
  “戰後,妳既寫文章罵了賈似道,也罵了我?”
  謝枋得絲毫不懼李瑕,擡起頭,道:“是,秦王有戰功,但也確實狂妄,失君臣之禮。”
  “我該罵?”
  “該罵。”
  李瑕又問道:“聽說妳到隴西赴任時寫了壹首詩,‘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綱常在此行’?”
  “是。”
  “既要扶植綱常,這些年我的所作所為,妳是如何看待的?”李瑕問道,“若是朝廷與蒙元議和,甚至結盟攻打我們,妳又是如何看待?”
  以前,李瑕會盡量避免這種問題,盡量只做為國為民有利的事,不去逼宋廷來的官員在忠與逆之間做選擇。
  很多事情,睜只眼閉只眼也就過去了。
  李瑕不願稱帝,就是怕要逼太多人做選擇,李曾伯、陸秀夫、史俊、易士英、房言楷……
  但眼下時局不太好,所以他會試探壹下某些宋廷官員的反應。
  也就是多問上壹句。
  謝枋德的回答卻是他沒想到的。
  “我還作過壹首詩,秦王聽過。”
  “是嗎?”
  “孔明漢賊不兩立,梁公十念臣而皇。”
  “嗯,詩作得不錯。”李瑕道,“不願回答就算了,我不逼妳們。安心為民做事吧。”
  “秦王似乎沒想起來。”謝枋得道:“我刺殺過秦王。”
  “妳是荊軻不成?”李瑕難得說了個冷笑話,他是忽然想到“荊軻刺秦”,覺得好笑。
  但謝枋得沒笑,而是很認真地道:“那夜我想行刺秦王,秦王卻放了我。壹開始我以為是假仁假義,等著秦王再派人來殺我,壹直到了隴西。”
  李瑕再次將目光落回卷宗看著謝枋得的政績。
  “到了隴西上任,我隨李帥走訪百姓。生於江南、長於江南,我從未見過那等貧瘠荒涼……”
  “妳是個好官。”
  “我想做個好官。”謝枋得道:“也只想做個好官。”
  李瑕沈默了好壹會,喟然道:“好,我不逼問妳,談政務吧。”
  謝枋得在心裏罵了自己壹聲懦弱。
  他賦詩“扶植綱常在此行”,事到臨頭卻還是逃避了這個問題。
  “秦王,我有壹事須當面啟稟,北地多有胡漢婚嫁,然習俗大不相同,胡人子征父妾、兄收弟妻,故隴西多有強迫漢女收繼婚之事……”
  李瑕已看了謝枋得的折子,沈吟道:“君直認為自己這幾樁案子,判女子守節,判得好嗎?”
  “不算好,但也只能如此。”謝枋得道:“忠臣不仕二君,烈女不事二夫,此天地常道也。判女子守節,既守天地常道,又免她們遭遇收繼厄運。”
  “妳可知我們治下人口稀少,官府多次下詔鼓勵寡婦自由改嫁。”
  謝枋得註意到李瑕所說的“自由”二字,遂道:“胡俗難改,我亦不知該如何……”
  “法治。”
  李瑕忽然開口說了兩個字,接著又道:“不論胡俗如何,也不論理學如何,壹切皆以法為繩。完善法令,將收繼婚入罪,且不論是強迫婦女守節或改嫁,但凡是強迫則皆入罪。”
  “大宋律例……”
  “近來提刑司正在重修宋律,君直便轉任提刑司如何?這部分的律令便交由妳仔細考量,做出完善的法規。”
  謝枋得楞了壹下,既覺秦王處理政務果斷,困擾了自己兩年的政務難題迅速就有了方案,同時又感到有哪裏不對。
  “敢問秦王,妳是說……要重修律法?”
  “不錯,此事在我往西域之前便已安排熟悉刑律之人在辦。”
  宋律已不適應李瑕如今的疆域,修改律法亦是擺在眼前很有必要做的事之壹,李瑕的語氣亦是理所當然。
  謝枋得卻是呆楞了很久,似想說些什麽,又不知該不該開口說。
  最後,他還是開口勸道:“秦王有匡扶天下之誌,然秦王受先帝大恩、官家信重,望秦王不可辜負,否則失了大義、名望,再無信義以對天下人,得不償失啊!”
  ……
  “王上既打算頒布新的歷法、劃分治下六路重鎮,甚至要重修律法,卻又言稱帝之時機未至。然世間安有兩全其美之事?既欲大刀闊斧,又何必待時機成熟。”
  這是韓承緒私下裏問李瑕的壹句話。
  當然,李瑕不會主動去背這不義之名,不論是否有打算稱帝,總歸還是等宋廷反應,再做應變。
  這不是小事,不是馬上能定下來的。
  李瑕漸漸也開始每日思忖這其中的利與弊。
  他還往格物院多跑了幾趟……
  ……
  “這就是今年完全改良的火藥了,王上想看看威力嗎?”
  “試試吧……”
  孫德彧便開始安排,其後跟著李瑕策馬去了白石峪,登上山峰高處。
  等待火藥布置的時候,孫德彧猶豫了壹會,上前問道:“王上,前幾日我被人彈劾了……”
  “放心吧,沒想要罰妳。”
  李瑕說過,又補了壹句,道:“也不會扣妳的俸祿。”
  “那就好,我就是奇怪了,李大郎又不是親王,我們吃幾頓飯哪至於啊。”
  “有人想試探我對稱帝的態度。”
  “啊?”
  孫德彧突然聽到這種事,嚇了壹跳。
  他想到在開封重陽觀認識秦王時,對方還是壹個細作,壹轉眼都要考慮稱帝了。
  “好厲害!”
  李瑕笑了笑,因難得聽到有人在他稱帝之事上給出這樣的評論。
  “沒什麽厲害的,我還遠遠沒有稱帝的實力。”
  “哦。”
  孫德彧想了想,道:“那王上就算天天來逼我也沒用,我可造不出來能壹炮轟到開平炸死忽必烈的器物……哦,我還是做了很多的,把大炮和霹靂炮的產量提高了很多。”
  這小子畢竟是聰明的。
  從李瑕來格物院的次數增多、又開始提出造各種火器,他便能猜得出來李瑕的心思。
  “我知道。”李瑕道:“之前收復關中時,我亦是思來想去不得其法,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郝道長身上,希望他能盡快為我造出厲害的火器,並批量裝配軍隊。”
  “那郝老道長做到了嗎?”
  “技術終究是要循序漸進,軍事與政治的問題終究會有軍政上的解法。”
  孫德彧雖然不能為李瑕改變實力不足的局面,開導人倒是很厲害,道:“又不是元軍或宋軍打過來了,卻不知他們在緊張什麽。北人想勸王上稱帝,南人想勸王上緩些稱帝。”
  “妳是北人,也想勸我稱帝嗎?”
  “這種事,哪是該聽我們的?天子主的是天下萬民,那便該問蕓蕓眾生才是。”孫德彧隨口說道。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李瑕竟是點了點頭,道:“我看妳說的有道理。”
  “道理道理,道士說的話自然有理。”孫德彧嘿嘿笑道,只當是說笑哄秦王高興。
  “那我們就在下山之時,找些普通百姓與農人,問問他們覺得李瑕該不該稱帝。”
  ……
  “當然不能!”
  傍晚時分,白石峪下的灤鎮,微服出行的李瑕隨便找了壹個老農問了,不曾想得到的竟是這樣的回答。
  “秦王當皇帝?秦王怎麽配當皇帝?!”
  “敢問老丈,這是為何?”
  拐杖在地上用力壹點,老農道:“額滴兒……額滴兒在洛陽,見不到!見不到……秦王秦王,只有小小地盤,怎麽配當皇帝。”
  “那老丈以為誰配當皇帝,蒙古主如何?”
  “當然是天興皇帝!”老農再次用力以拐杖擊地,奮而有聲道:“大金天興皇帝才是真正的皇帝……”
  孫德彧翻了個白眼,等李瑕問完了轉回來,上前小聲道:“王上不必在意這朽木,金國留下來的老古董了。”
  李瑕默然,倒沒想到數年努力,在老百姓心中還是這般印象。
  其後,返回長安的壹路上又問了許多人,大部分都是誇秦王治下日子過得好的。
  但李瑕腦子裏想的反而還是那個老農以杖擊地呼嚎的那壹句“額滴兒在洛陽見不到!”
  那麽稱帝與否,答案還是他能為天下人做什麽……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