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宋

怪誕的表哥

歷史軍事

這是壹間牢房,關了三個人。
壹縷微光從高墻上的小小氣窗透進來,昏暗中,能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五十四章 易幟

終宋 by 怪誕的表哥

2023-12-24 21:57

  馬蹄踏過平陽大街,李瑕與劉元振翻身下馬,先是巡視了糧倉,之後拐向菜市口。
  要暫時控制郿縣,取錢糧是得“實”,而當眾斬首了此地的達魯花赤、奧魯官則是得“名”。
  這些事劉元振已安排妥當,此時他更關註的還是長安的情況。
  “若廉希憲真退出了關中,大帥要如何應對?”
  “潼關當然要拿。”
  劉元振有些擔憂,問道:“為了攻河南、山西?”
  “不攻。我們取隴西、關中在於壹個‘快’字,但也就是太快了,來不及消化勝果,已無力繼續打下去。”
  劉元振問道:“不怕廉希憲反攻?”
  “漠北戰事未定,他拿什麽兵力反攻?若有兵力,又何必退?”
  “那也就是說,關隴局面已定?”
  “不錯。”
  劉元振沈吟著,最後道:“如此說來,廉希憲若退出關中,也不算高明。”
  李瑕瞥了他壹眼,不得不敲打他壹下。
  因為劉元振這人就是欠敲打。
  “廉希憲只是做了最冷靜與清醒的決定。妳做不到他這種地步,等想明白了,卻又覺得他不夠高明,因為只這麽做還扳不回局面?但妳能算到他的後招嗎?”
  劉元振略感尷尬,卻也意識到自己的缺陷在何處。
  始終不夠清醒,總容易被各種情緒推動。
  “我就是在想,他還能有何後招?”
  李瑕拍了拍他的肩,道:“不必想那麽多。我們以堂堂正正之師取關中,三五年內,忽必烈抽不出手來。廉希憲根本沒有從大勢上扳回局面的可能,那麽,他能做的只有旁門左道。”
  “他如何做?”
  “辦法很多。就像我以前做的,陰謀詭計,用來以小搏大的。”
  “那如何應付?”
  “防。”
  “就這麽簡單?”
  李瑕想了想,道:“以前我用旁門左道,對手總會來破解我,這是以短擊長。他們忘了,他們最重要的優勢在哪。”
  劉元振有些不明白。
  “舉個例子,比如妳……比如汪良臣吧,他的實力在於兵勢,擊敗渾都海之後,只需要好好生息,等漠北戰事平定。蒙古舉大兵南征,謀士布置戰略、探馬打聽情報、準備好後勤,徐徐進兵,未必攻不下漢中。但他看我總是奇襲,煩了、躁了、急了,以為找到機會了,非要也奇襲我壹次。”
  說的是汪良臣,劉元振卻是聽得面紅耳赤。
  李瑕又道:“哪怕處於弱勢,要安排壹場刺殺、謠言、離間也很簡單。處於強勢者卻要疲於應對,應對久了,強弱之勢也就變了。”
  “廉希憲也打算如此對付大帥?”
  “不知道,我也不想費心思去猜,加強防範便是。我們眼下占據關中,收服民心、發展實力才是正道。”
  “但大帥方才還說廉希憲了得。”
  “重視對手,但要保持自身的節奏。”
  劉元振嘆息壹聲。
  道理他也知道,偏偏忍不住就是會被別人牽著思路走。
  “明白了。即便對付了廉希憲,還有商挺,還有趙璧、張文謙、姚樞。大帥既已得關中,不必與他們壹個個鬥智鬥勇,只需積蓄實力,到時出兵河洛,以王師掃之。”
  “不錯。”李瑕道:“唯怕,眼下道理都知道,到時卻鬥紅了眼……妳我要彼此提醒,保持清醒。”
  劉元振已忘了陰陽怪氣,問道:“敢問大帥何以如此見事分明?”
  “妳吃的苦、受的難太少,才會這麽問。”
  此時兩人已走過菜市口,李瑕放眼看去,喃喃道:“廉希憲治理關中這些年,做得不錯,暫時而言,只怕關中民心還在他。”
  “是,實話實說,他安民撫田、過問民生疾苦、扶弱抑強,政績顯著。”
  劉元振皺了皺眉,繼續道:“廉希憲上任之前,關中許多百姓便如羔羊。譬如,以往貧民舉債,又以息為券,輾轉責償,號‘羊羔利’,負則虐待之,不勝其毒。廉希憲正此法,取券焚之;
  再譬如,以往四川來的降民散於山谷而居,每有兵士俘掠賣作驅口。廉希憲嚴刑禁止,使關中無販易驅口者,撫無籍之人屯田,以寬民力……”
  李瑕默默聽了許久,最後道:“相比陰謀詭計,這些為民善舉,才是廉希憲真正給我壓力的地方。”
  “壓力?”
  李瑕點點頭,道:“我得比廉希憲做得好,才叫真正收服關中。”
  劉元振轉頭看向李瑕,微微壹楞。
  他本以為,說這些,李瑕會著惱,會罵壹罵廉希憲,拒絕承認廉希憲的政績。
  想看李瑕也像他壹樣有慎有妒,他也能好受壹點。
  但沒有,李瑕只以廉希憲作為激勵……
  ……
  “殺頭!”
  “噗……”
  菜市口前,大刀壹次次斬落,數十余顆頭顱被砍下來。
  達魯花赤、奧魯,還有郿縣境內壹個個蒙古貴族及其依附者。
  百姓沒有歡呼,更多的還是不安。
  李瑕與劉元振再次上馬,向城外行去。
  “知道我為何殺他們嗎?”
  “因為是蒙古人?”
  “不是。”李瑕道:“因為他們占據了大量無主的荒田,或侵奪著有主民田,或是壓迫驅口耕種,或是不耕不稼,把關中田地變為草地,放牧牛羊。”
  劉元振瞥了李瑕壹眼,暗想劉家也有大量的田,或者說整個西京的田都曾是劉家的。
  “妳看,這便是我會比廉希憲做得好的第壹樁……”
  ……
  這日,郿縣城頭上宋旗招搖,宋軍繼續策馬東向。
  而在下壹個城池,百姓依舊不明白為何宋軍會突然出現,直如神兵天降。
  人與人之間,有著天壤之別,體現在消息渠道上也是如此。
  李瑕、廉希憲這些人,既能散布出大量的探馬,又有壹葉知秋的本事,能知幾日間千裏外的形勢。
  而普通百姓卻連隴西丟了都還不知。
  畢竟,四月十二日之後關隴之戰的消息才開始傳入關中,壹直發酵到六月,民間才傳開。
  於是當宋軍入境,半個關中都像是懵了壹般……
  ……
  長安城依舊平靜。
  街頭巷尾不時有人談起近日城中官員學子大規模東遷之事。
  “聽說是西面打贏了,要打北面,當然要調人、調餉……”
  “看這動靜,額差點以為是什麽人打進京兆府……”
  “官府都張榜告示哩,北上平叛,往後沒得戰事哩……”
  “……”
  呂阿大擔著籮筐穿過永寧門,走過南大街時,聽到的便是類似這樣的討論。
  又走了壹會,前方便是長安鐘樓。
  他左右看了看,在街邊尋了個陰涼的角落放下擔子,坐下,開始叫賣。
  “寒瓜!賣寒瓜了!”
  天氣依舊炎熱,呂阿大打著赤膊,猶有汗水不停淌下,皮膚黝黑,身材幹瘦。
  旁邊支了兩張破桌賣涼茶的攤販便笑問道:“老哥,喝口涼茶不?”
  “額自個賣的寒瓜都舍不得吃哩。”呂阿大直搖頭。
  賣涼茶的攤販遂舀了碗水給他,道:“看這壹身汗,重死人的兩筐大瓜,哪擔來的?”
  呂阿大連忙道謝,傻笑道:“從草場坡壹路擔了六裏地進城,額這不指望能在城裏多賣些價錢。”
  “老哥是種瓜的?”
  “種瓜哪夠活的,額佃了幾畝官田。”
  “官田?能種官田的可不算多,老哥日子好過哩!”
  呂阿大也有些得意,道:“官佃當然好,壹畝上等田只交三升糧哩。額聽說,南面那宋國,壹畝得交壹鬥四升,嘖嘖,嚇死個人。”
  攤販也是咂舌不已。
  “老哥還知曉南國那邊田稅?那可遠吧?”
  “嘿,額聽壹位先生說的。”呂阿大伸出大拇指,道:“額還見過這京兆府最大的官,宣撫使。”
  “真的?老哥講講唄。”
  呂阿大回想著,眼神中透出些敬畏之色,已想到了六七年前。
  “宣撫使可真是救了額壹家的命啊。那年,額借了羊羔利,那可真是利滾利,利滾利,都得賣兒賣女了,虧得是宣撫使來,把那些羊羔利的債契壹把火燒了。就在這鐘樓前,那天半城人堵了滿條街……”
  說著說著,他頭壹轉,正見壹個書生打扮的年輕男子走過鐘樓,忙不叠便抱起壹個寒瓜跑上前。
  ……
  “恩公!”
  耶律有尚緩緩步入南大街,目光四下逡巡著,似在尋找什麽,忽聽得壹聲呼喊,擡頭壹看,卻見是個黝黑幹瘦的老農。
  “妳是?”
  “小人呂阿大,當年就是恩公免了小人的羊羔利,還讓小人當了官佃……”
  耶律有尚並不倨傲,笑了笑,有些自豪,目光又壹掃,問道:“既有田耕,怎麽還出來賣瓜?”
  “這兩年因打仗加派了糧,額想著再種些瓜賣了……嘿,小人懂的,平叛嘛,平了叛,以後日子越來越好過。”
  耶律有尚點點頭,瞇眼看了呂阿大壹會,感受到對方的誠摯,心念壹動,從袖子裏掏出壹串錢遞過去,道:“妳的瓜我買了。”
  “這……”
  “能否再幫我壹個忙?不難,只是壹樁小事。”
  “好!額什麽都能做!”呂阿大重重點頭,這才歡天喜地接過那貫錢。
  “這邊說。”
  耶律有尚擡了擡手,拐過小巷。
  呂阿大連忙擔起他的瓜,快步跟了過去,嘴裏還絮絮叨叨。
  “恩公,這錢多了,秋糧馬上要收哩,小人過得下去。方才小人還和那賣涼茶的說,額們比南國稅可輕太多,恩公當年說的,小人都記著。”
  “說到此事,等戰事過去,官府絕不再加派妳們的糧。”
  “小人明白,前些年就不加派。”
  “那就好,廉相之誌也不在於與宋廷相比。宋廷不僅田租高,還有和糴……”
  此時長安城猶在廉希憲治下,對於許許多多如呂阿大這般的人而言,就沒想過會有人來打破他們平靜的生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