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癡愚實乃純良

怪誕的表哥

都市生活

長街之上,壹個清麗可人的小婢女走過。 二樓茶館靠窗位置上的張恒目光落在她身上,不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33章 談條件

我非癡愚實乃純良 by 怪誕的表哥

2021-10-24 10:08

  壹封古裏古怪的信看完,內容雖不出所料,左經綸卻還是有那麽壹瞬間不知如何應對。
  “令弟這處事的風格……倒也有些意思。”
  “左大人過譽了。”王珍道。
  這樣隨口說了壹句不相幹的,左經綸已整理好條理,方才道:“懷遠侯壹戰斬殺奴酋,威震寰宇,看來唐逆也不得不顧忌。這信,怕是想離間我大楚君臣……”
  “左大人,在下還是直說吧,唐中元確實是誠心拉攏,舍弟若是投靠過去,高官顯爵舉手可得。”
  王珍如今事忙,不喜那套彎彎繞繞,他雖無官爵在身,京中需要他繞著彎應對的人也不多。既養成了這樣有話直說的作派,今日對上左經綸,卻也不打算改。
  左經綸聞言便是微微壹楞,苦笑起來。
  “大楚天下正統,懷遠侯乃天子之婿,累受朝廷恩惠,還真要投了叛逆不成?”
  王珍道:“這些是虛言。”
  左經綸揚了揚手中的信紙,問道:“妳是如何答復的?”
  “我已回了信,在和唐中元談。”
  “談?”左經綸道:“妳該知道,王笑還未歸來,妳作不了宣大軍和關寧軍的主。”
  “這是我的事,左大人該考慮的是……若我王家真投了,妳能怎麽辦?”
  “老夫不是妳能嚇唬的。”
  王珍點點頭,道:“我聽說,左大人近日在拉攏關寧鐵騎,左家與秦家也是姻親,怕是把左小姐許配給秦玄策之時,左大人便做好這個打算了?”
  “老夫說了,大楚乃天下正統,老夫不惜壹切也要維護天統。”左經綸緩緩道,“妳想要如何大可明說,不必威脅老夫。”
  “好。”王珍應道,“我打算借與唐中元談判之機,帶陛下與齊王離開京城。”
  “果然如此。但若是老夫不答應呢?”
  換成別人說這種話,王珍大可以應壹句“我管妳答不答應,妳算老幾?”之類的,但他知道左經綸雖引咎告老,在朝中的威望聲勢卻還在,確實有資格說這樣的話。
  “不答應,王家便投降。”
  “嘭”的壹聲響,左經綸拍案怒喝道:“王珍!老夫是在與妳好好談!”
  “我也是在與左大人正經議論。”
  兩人對視良久,左經綸板著臉,老眼中怒氣極盛。
  到最後,卻是王珍先苦笑了壹下,又道:“妳我心知肚明,京城守不住的。”
  “當時唐節攻城,千鈞壹發,妳尚且不逃。如今唐逆既肯和談,關寧鐵騎入關回援、山東兵馬北上勤王,局勢已有好轉,妳卻要逃?”
  王珍苦笑壹聲,緩緩道:“恕在下說句不當說的。論治國,左大人有經世之才。論打仗,左大人妳真是……壹竅不通。”
  左經綸這點氣度還是用的,聞言也不生氣,眼中原有的怒氣還褪去不少。
  王珍又道:“不僅是左大人妳,這滿朝高官,有幾個是通兵法韜略的?當然,在下也對此壹竅不通。此事,我問過孫督帥以及秦家幾位將軍,唐中元士氣正盛,兵鋒正利,收復山海關後,民心威望正隆,我們守肯定是守不住的。別的不說,他若圍住京城,這京中糧草能撐幾天?”
  “山東兵馬才戰勝了吳閻王……”
  “不過小勝而已。唐中元如今不知虛實,又想收服舍弟,如此才暫時按兵不動,此時不跑,更待何時?”
  “如此說來,妳還是壹片公心不成?”左經綸哂笑壹聲,又道:“當時唐節攻京……”
  “當時我們若是倉皇逃竄,是置陛下與齊王於險地。如今有了山東兵馬接應,正可從容而走。此壹時、彼壹時。”
  左經綸猶有顧慮,緩緩道:“如今談和順利,我大楚遼東兵馬又斬奴酋而歸,京城人心振奮,此時若是讓陛下逃了,萬民……”
  “這樣的迂腐之言左大人不必對在下說。”王珍道:“社稷不可輕移之類的也不必說。就是這種所有人都覺得京城能守得住的時候,才是我們護陛下南下最好的機會,這也是最後的機會。”
  兩人都是聰明人,話壹說就透,左經綸也不須王珍再多做解釋。
  他不由長長嘆息了壹聲。
  他本盼著齊王蒞國之後,壹掃楚朝舊屙,扭轉乾坤、興復社稷。但盼望歸盼望,他是最懂楚朝現狀的人,自然知道王珍所言不虛。
  但想到要拋棄京師,他猶覺不甘,擡起那張蒼老的面容,緩緩問道:“妳實話對老夫說……王笑回來了嗎?可在萊州?可在姚文華軍中?”
  “老大人啊。”王珍輕嘆壹聲,“我三天沒合過眼了,他若真回來了,我今天便不來找妳了。”
  好壹會,左經綸道:“好吧,接下來,妳我議壹議,該帶哪些人。”
  ……
  此時京城中許許多多的人並不知道,自己的運途被兩個人手指壹劃,便決定下來。
  而更多更多的人連被決定的資格都沒有。
  ……
  這壹天王珍給王珰的回信也送到了居庸關。
  信自然是直接交在唐中元手上,他打開信封看了壹會,果然見有兩封。壹封是給王珰的家書,好像說了些瑣事,唐中元掃了兩遍,隨手放在壹邊。
  翻開另壹封,果然是寫給自己的。
  唐中元看了兩眼,有那麽壹瞬間,他整張臉都皺了起來……
  頃刻,他重新擺出壹副淡然模樣,將信遞給李柏帛。
  “柏帛怎麽看?”
  李柏帛接過,第壹眼便覺得……王珍這字是真好。
  他看了壹會,拱手道:“王珍想與陛下談條件。”
  “哦?”
  既然這信這麽復雜,唐中元便也不再裝模作樣,哈哈大笑道:“柏帛妳是知道朕的,朕確實是有些沒看懂,妳壹句壹句說。”
  “是。”李柏帛緩緩道:“‘自古天下大勢,或浸以隆昌、或遽以壞亂、或漸以陵遲、或能振而復起、或遂至於不可支持,天命豈易知哉?’這句話,說的是楚朝國運如何,尚不可知……
  ‘今瑞皇起於布衣之中,嘯命豪傑,奮發材雄,決神機而速若疾雷,驅豪傑而從如偃草,王霸秦晉之地,或得天統。’這幾句,是在頌贊陛下……”
  唐中元頷首道:“他可是說王笑要投降於朕?”
  李柏帛沈吟道:“接下來的意思是……若要王笑投降,至少也要封個郡王,還要有兵權。”
  唐中元壹楞,重新將信紙接過,問道:“哪壹句這麽說的?”
  “‘然齊王嘗與舍弟言……並以掃清寇孽,任切股肱,永惟締構之勛,久著山河之誓。此家國重任,君恩似海,惟殊死以報。’”
  這封信壹共就這麽幾句話,寫到這裏便像是不打算投降的意思。
  唐中元便問道:“怎麽就是要個郡王?”
  “王珍用此言借的是唐時李武穆的典故。”
  李柏帛知道自己的陛下不熟悉這些,便又細心解釋道:“李武穆便是李光弼,唐肅宗時的名將,與郭子儀齊名,平定了安史之亂,時人稱其‘自艱難已來,唯光弼行軍治戎,沈毅有籌略,將帥中第壹’,官至天下兵馬副元帥,被封為臨淮郡王。獲賜鐵券,名藏太廟,繪像淩煙閣。
  王珍這句話的意思是,楚朝這個小齊王,有心效仿唐肅宗中興天下,要讓王笑當他的李光弼。陛下若想讓王笑投降,給的……至少不能低於這些。”
  唐中元眉頭壹皺,沈吟起來。
  “臨淮郡王?天下兵馬副元帥?”
  “這……郡王只怕不夠,看這語氣,怕是要個……親王。”
  “放他娘的狗……”唐中元罵到壹半,將手中信紙擲在地上。
  “這小子毛都沒長全,敢跑來跟朕獅子大開口!”
  “陛下息怒。”李柏帛道:“這條件倒也不是不能談,安知他不是在誇大其詞。”
  唐中元倒也不是真怒,虎目中精光壹閃,便又問道:“信上可有說王笑在哪?”
  “沒提。但看字裏行間的氣勢,像是王笑已然從遼東歸來。但,是王珍在詐我們也未可知。”
  唐中元點點頭,又拿起給王珰那封信。
  “這封妳也看看……”
  “是。”李柏帛看了壹會,回話道:“只說了些家中之事,他還……還讓微臣指點王珰學業。這壹句‘若元瑜見信,煩請代為督導,匪面命之,言提其耳’便是寫給微臣看的。”
  “元瑜?”
  “是,微臣字‘元瑜’。”
  唐中元:“……”
  連朕都不知道妳字什麽,王珍就知道?
  他娘的!
  “來人,把姓王的小子再提過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